EricssonTD-LTE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ricssonTD-LTE培训

Ericsson TD-LTE;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TD-LTE;UE;LTE网络结构;eNodeB功能 无线资源管理 IP头压缩和用户数据流加密 UE附着时的MME选择 用户面数据向S-GW的路由 寻呼消息和广播信息的调度和发送 移动性测量和测量报告的配置 ;TD-LTE;LTE关键技术之OFDM 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它可以被看作一种调制技术,也可以被当作一种复用技术。 多天线技术-MIMO MIMO技术的基本出发点是将用户数据分解为多个并行的数据流,在指定的带宽内由多个发射天线上同时刻发射,经过无线信道后,由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并根据各个并行数据流的空间特性(Spatial Signature),利用解调技术,最终恢复出原数据流。 ;TD-LTE;Ericsson EnodeB 介绍;基础介绍: 1、频段:D频段 :2570M~2620M、F频段 :1880M~1920M 、E频段 2300M~2400M 2、频段代号:B38:D频段、B39:F频段、B40:E频段 3、一般B38 B39 用于宏站、B40 用于室分 ;系统板卡化:爱立信率先实现下一代基带平台架构 ;;RRUL 62 B40;数字处理单元: ;Ericsson EnodeB MU 介绍;BBU端口介绍;DUL 21;Ericsson EnodeB 介绍;D频段两通道RRU RRUL62 B38 2575~2615MHz 2x40W 双载波2x20MHz 18L,17Kg 2*2.5G/2*10G CPRI 应用场景:室外;RRU(Remote Radio Unit ):拉远无线单元 功能有: 1、中频模块:数字中频模块用于光传输的调制解调、数字上下变频、A/D转换等; 2、收发信机模块:收发信机模块完成中频信号到射频信号的变换; 3、功放:信号的增强; 4、滤波模块:信号的过滤;;现阶段常使用的基本是两种:RRUL 62 和RRUL 81 ;RRUL81; 8通道的RRU上的接口的连接说明 ;TD-LTE八通道3扇区配置方案;RRU与天线的连接 1、2通道的RRU上的接口的连接说明 蓝色接头接天线馈线 红色接头接RRU电源线 绿色标志位Data1口,接光纤至DU板;TD-LTE 2通道3扇区配置方案;GPS 方案-新建;GPS 方案-共享;TD-LTE 室分RRU;室分配置基本原则(一);室分配置基本原则(二);2.6GHZ BAND38 RRU: ;2.3GHZ BAND40 RRU: ;1.9GHZ BAND39 RRU: ;Ericsson_TD-LTE 传输;TD-LTE;User Plane:;4、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5、Measurements. 6、MIMO(多进多出), Transmit Diversity(发送分集), Beamforming(波速成型)(波束赋形). 7、RF Processing.;RLC: L2协议,主要实现与ARQ相关的功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1、上层PDU数据传输: TM(透明模式), UM(非确认模式), AM(确认模式)数据传输 2、ARQ纠错功能(CRC检验由物理层完成) 3、串联,分段及重分段功能 4、顺序传送上层数据以及重复检测功能 ? PDCP: L2协议,提供ROHC可靠头压缩功能,以及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功能;RRC: L3协议,提供广播、寻呼、RRC连接管理、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UE测量上报和控制功能等功能 ? NAS: 非接入层控制协议,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SAE承载管理 2、鉴权 3、LTE-IDLE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 4、产生LTE_IDLE状态下的寻呼消息 5、安全控制;User Plane (eNB-S-GW):;GTP-U协议具备以下特点: 1、GTP-U协议既可以基于IPv4/UDP传输,也可以基于IPv6/UDP传输; 2、隧道端点之间的数据通过IP地址和UDP端口号进行路由; 3、UDP头与使用的IP版本无关,两者独立。;Control Plane (eNB-MME):;3、LTE_ACTIVE状态下UE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包括Intra-LTE切换和Inter-3GPP-RAT切换); 4、S1接口的寻呼; 5、NAS信令传输功能; 6、S1接口管理功能(包括复位、错误指示以及过载指示等); 7、网络共享功能; 8、漫游于区域限制支持功能; 9、NAS节点选择功能; 10、初始上下文建立过程; 11、S1接口的无线网络层不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功能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