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Chap.9 有机波谱法 重点讲授内容: 一、质谱 二、红外光谱 三、紫外光谱 四、核磁共振 推荐参考书: 1、宁永成编著,《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科学出版社,2001 2、谢晶曦编著,《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87 3、陈耀祖编著,《有机分析》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Spectroscopic Methods ---- Melting Point ---- IR Infrared Spectroscopy ---- Boiling Point ----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Specific Rotation ---- MS Mass Spectrum ---- Refractive Index ---- UV Ultraviolet Spectrum 波谱法特点 1 样品用量少,一般来说2~3mg即可(最低可少到 1mg); 2 除质谱外,其它方法无样品消耗,可回收再使用; 3 省时、简便 4 配合元素分析(或高分辨质谱),可以准确地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l 实例——分子式为C8H10的化合物可能结构: 测定方法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乙苯 沸点 用量~40mg 144.4 139.1 138.3 136.2 折光率 用量~80mg 1.5055 1.4972 1.4958 1.4959 化学转化产物 氧化 及其熔点 用量~20mg 邻苯二甲酸 210-211d 间苯二甲酸 348 对苯二甲酸 300 苯甲酸 122.13 核磁共振氢谱 用量~2mg 2.2, 7.1 2.3, 7.0 2.3, 7.1 1.3, 2.7, 7.2 红外光谱 用量~2mg 紫外光谱 用量~2mg 265 23 , 271 2.2 269 2.3 , 274 2.3 267 2.7 , 275 2.7 206 4.5 , 259 2.2 9.1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1)原子核的自旋 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数:I 或ms 表示原子核的自旋运动情况。ms 与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A、Z均为偶数,ms 0 A为偶数,Z为奇数, ms 1,2,3…整数 A为奇数,Z为奇或偶数, ms 1/2,3/2, 5/2…半整数 当ms≠0时,原子核的自旋运动有NMR讯号。 (2)、核磁共振氢谱原理简介 氢原子核中质子处于高速自旋中,相当于一个小磁铁。在没有外磁场时, 其取向是随机和混乱的,但是当处于外磁场中则只有两种取向,一种与外磁场相同(能量较低,较稳定状态), 或相反(能量较高,较不稳定状态)。两者的能级差为 hr ⊿E —— H0 2π r 为核常数 核磁共振的条件:E射 △E,即: 如果外加一个无线电波射频,当E射 hν射 ⊿E时,则处于低能级的质子转向到高能级状态,发生核磁共振,这时会产生一个共振吸收峰,记录下来即为核磁共振氢谱。 r H0 ν射 —— 2π 从上式看,似乎所有的质子均在一个射电频率出现吸收峰,是这样吗? 组成:磁铁、射频发生器、检测器、放大器、记 录仪(放大器)、样品管 原理:扫频:固定H0,改变υ射,使υ射与H0匹配 扫场:固定υ射,改变H0,使H0与υ射匹配 2、 核磁共振仪的组成及原理 3、相关概念 原子核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核外有电子,电子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将产生一个感应磁场H感 A、屏蔽效应——若H感与H0反向平行排列,质子实际上感受到的有效磁场强度比外加磁场小,这样的作用称为屏蔽效应。 即:H有效 H0-H感 H0-H0σ H0 1-σ σ——屏蔽常数 受屏蔽效应影响的质子在较高的外磁场强度作用下才能发生共振吸收,即核磁共振信号移向高场。 1H核外电子云密度越大,屏蔽效应越大,信号越移向高场。 去屏蔽效应——若H感与H0同向平行排列, 则:H有效 H0+H感 受去屏蔽效应影响的1H,其1HNMR信号移向低场。 B、化学位移 有机分子中氢核所处的化学环境的不同(即核外电子云密度不同),在外加磁场中产生的抗磁的感应磁场大小不同,不同氢核发生共振所需的外加磁场强度或者射电频率也就不同了。 因为相对于仪器使用的高磁场或高射频(MHz)而言,这种改变非常微弱(Hz),为方便起见,采用加内标,以相对数值表示这种差异。常用TMS(四甲基硅)作内标,化学位移 ν样 – ν标(Hz) δ ———————— X 106 ppm ν仪(M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节光的衍射上可用精编.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一课件:3.6超重与失重探析.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1.2单摆课件教科版选修3-4探析.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鲁科版选修3-3配套课件:章末整合4探析.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鲁科版选修3-4配套课件:生活中的振动(18张)探析.ppt
- CAE-上机实验精编.doc
- 第二节海陆变迁精编.ppt
- CIBO电缆词汇_2精编.doc
-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精编.ppt
- 【创新设计】2016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课时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选修3-3)探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