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课原子结构与周期表5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线索 1.原子有核模型的建立 ①电子的发现 ②原子核的发现 2.氢光谱 1 .电磁波 从光是连续的,如何→粒性,波 光 的粒子性,量子化 ①光可看成光子流,一粒粒发射能量 ②普朗克量子化概念E Ηγ 理论研究结果,每个光子能量 ③光电效应 实验中的证据 爱因斯坦光子学说圆满解释,并得出,不连续就是量子化 2 氢光谱 普朗克方程和爱因斯坦光子学说是H模型的理论基础,H光谱是直接原因 ①从氢光谱的不连续,从长波到短波→越密 ②经典无法解释,玻尔假设, ③巴尔麦 公式是经验式,不清楚n的物理意义 线系 ④假设有成功 解释氢光谱 和失败两方面 把轨道固定与测不准冲突,忽略波性 3.电子 粒的 的波性 核外电子的波粒二项性 ①法物理家德布罗意提出 ②电子的衍射美物理家戴维森 ③测不准原理 4.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薛定谔方程 三个量子数的引入,等等 5.核外电子的排布.三大原理,及一些参数. 1.1 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 一、古代希腊的原子理论 二、道尔顿 J. Dolton 的原子理论--- 19世纪初 三、卢瑟福 E.Rutherford 的行星式原 子模型---19世纪末 四、近代原子结构理论---氢原子光谱 1.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学习线索: 氢原子光谱 →玻尔原子结构理论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薛定谔方程。 1.2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 、氢原子光谱 连续光谱 continuous spectrum 线状光谱 原子光谱 line spectrum 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 1.原子发现史 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希腊朴素的唯物论者德模克利特 Democritus 就提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组成的。 1803年英国的科学家道尔顿 J. Dalton 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元素是同种原子的聚集体。同一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性质、大小和质量。化学反应只是改变了原子的结合方式。 关于原子是否可分的争论延续了100多年. 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 X射线,1895年伦琴射线,德国物理学家. 放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 铀 电子,1897年汤姆逊,英国物理学家 证明了原子结构的复杂性,是可分的. 正是这些发现揭示物理学革命及现代科学革命的序幕,建立了原子物理学,量子化学,量子力学,核化学,同位素化学,放射化学一系列的新学科,也正是这些新学科构成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 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 J. J. Thomson 发现阴极射线就是带负电的电子流,并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 电子质量的测定 1909年美国化学家密立根 R.A.Millikan 做了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量和质量 原子核的发现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D. Rutherford 将高速运动的粒子 氦的原子核 射向金属箔,发现绝大多数粒子能够径直穿过金属箔,只有很少的粒子发生偏转或折回 建立了核原子的模型.行星式模型 原子是可分的,原子核集中所有正电荷,电子绕核作高速运. 1、电子的发现 原子不是不可再分的,而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这一认识是从发现电子开始的。 十九世纪后期,科学家们在研究稀薄气体的放电时发现,当玻璃管内的气体足够稀薄时,阴极就发出一种射线,这种射线能使对着阴极的玻璃管壁发出荧光,叫做阴极射线。 英国科学家汤姆逊(1856—1940)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1897年,他确认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汤姆逊研究了阴极射线 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了这种带电粒子的荷质比e/m。这种测定荷质比的原理,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汤姆逊发现,不同物质做成的阴极发出的射线都有相同的e/m值。这表明不同物质都能发射这种带电粒子,它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 汤姆逊测得的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大约是当时已知的氢离子的荷质比的二千倍。汤姆逊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e很大,或者是它的质量m很小。后来汤姆逊测量了氢离子和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虽然测量不很准确,但是足以证明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与氢离子的电荷大小基本上是相同的。由此得出结论,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比氢离子的质量小得多。后来人们逐渐把这种粒子叫做电子。汤姆逊对证实电子的存在有很大的功劳,因而公认他是电子的发现者,以后,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又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量,这样由电子的荷质比和电量就可以算出电子的质量。 b 另一个汤姆逊放电管,选自同一杂志。由阴极C发出的一束阴极射线,在A和B聚焦,从D和E之间经过,D、E有一电场,一磁场与电场垂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嘉定、宝山区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二模)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上海市奉贤区2016届高三4月二模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海市嘉定区2016高三物理一模.doc
- 上海市奉贤区2016届高三4月二模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上海市奉贤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卷.doc
- 上海市崇明县2016届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
- 上海市崇明县2016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
- 上海市崇明县2016届高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doc
- 上海市徐汇、金山、嘉定区2016届高三第二学期学习能力诊断数学理试卷(含解析).doc
- 上海市徐汇区2016届九年级第二学期4月学习能力诊断物理试卷.doc
最近下载
- DELIXI德力西DT(S)SF606 三相电子式多费率电能表(8费率)20240621.pdf
-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正文.docx
- 引擎培训-运维4.0.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配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报告.docx VIP
- 锅炉原理课件:第七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ppt VIP
- 引擎培训-运维2.0.docx VIP
- 古代诗人名人高适人物介绍PPT.pptx VIP
- (正式版)C-J-T 298-2008 城镇供水营业收费管理信息系统.docx VIP
- 贵州片区设备运维线路 转正考试题.docx VIP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7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押题密卷6.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