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细胞检查;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
leukocyte, LEU)
————外周血的有核细胞,相当于红细胞的0.1% ~ 0.2% .;白细胞;;全能干细胞;;白细胞的功能;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淋巴细胞(Lymphocyte,L);单核细胞(Monocyte,M);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一、白细胞计数(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 ); 仪器计数法
速度快,重复性、准确性好;
需特殊仪器,受人为因素或病理情况的影响。;1. 检测原理:
白细胞稀释液(如稀乙 酸) 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后,滴入血细胞计数板中,在显微镜下计数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2. 操作步骤
① 加白细胞 稀释液0.38ml于一小试管中;
② 用微量吸管吸取20ul末梢血;
③ 擦去微量吸管外余血,将其插入稀释液底部,轻轻将血放出,并吸取上清液洗涤微量吸管3次,混匀;
④ 用微量吸管或玻璃棒取混匀的细胞悬液1滴,充入计数池与盖片的缝隙中,静置2-3min,使白细胞下沉;
⑤ 低倍镜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注意:
计数时需遵循一定的方向逐格进行,以免重复或遗漏。
对压线的细胞采用“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3. 计算
N/4×10 ×20 ×106/L = N/20 ×109/L(白细胞数)
式中:在法定计量单位制中用△. △ △ ×109/L表示
N:为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
÷4:为每大方格(即0.1ul)内白细胞平均数。
×10:1个大方格的容积为0.1ul,换算成1ul。
×20:血液的稀释倍数。
×106:将ul换算成L ;4. 正常参考值
成人 :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月-2岁:(11—12)×109/L;5. 注意事项
采血时不能挤压过度,因此针刺深度必须适当;
在大方格内压线细胞应按计数原则计数;
稀释液要过滤,小试管、计数板须清洁,以免杂质、微粒等被误认为细胞;
充池前的摇匀要注意,气泡不能太多;
加盖玻片方式:“推式”,不要“盖式”。;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临床意义;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differential count ,DC );WBC :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DC:测定各类白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的比例
DC percent(%) Absolute value( ×109/L) ;显微镜白细胞分类法检测原理:
将血液制成薄膜,经Wright(瑞氏)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根据白细胞形态学特征分别计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的百分率,同时观察形态有无异常,结合白细胞计数,算出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显微镜分类法:
设备简单,费用低廉,是经典的白细胞分类法,分类的同时可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操作费时,影响因素较多,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血液分析仪法:
速度快,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可对异常结果报警,适合于健康筛查。
对于某些细胞(如:白血病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等)不能识别。;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意义;参考值;注意事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一)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Neutrophil占白细胞总数的 50%~70%,其变化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粒细胞生成调控;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新生儿: 15×109/L
出生后6 ~ 9天,4 ~ 5岁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 ;;;Neutrophilia—病理性;轻度感染:白细胞总数正常,分叶核百分率有所增高
中度感染:白细胞增多(10 ×109/L )轻度核左移
重度感染:白细胞20 ×109/L ,明显核左移
极重度感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