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用书及参考书:;景观生态学内容结构图;第五章 景观动态变化;复习提问;重点和难点;一、景观稳定性;(一)景观稳定性的概念;景观变化与景观稳定性;景观变化与景观稳定性:;景观变化与景观稳定性:;干扰与景观稳定性:;(二)景观要素的稳定性;(三)景观稳定性的尺度问题;尺度及其相关概念;(四)景观稳定性的定量探讨;(四)景观稳定性的定量探讨;(四)景观稳定性的定量探讨;二、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 40亿年前地球上没有生命(图),景观仅仅是火山爆发震动形成的大量岩块和隆起的山脉。这时景观的差异仅在于地形的变化。有3个主要过程可产生地表自然地貌特征:一是地壳构造运动,即地壳在地球内营力作用下,本身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发生循环和转化,造成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牛变化。大的构造地貌单元有大陆块、大洋盆及大的山脉、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小的构造地貌单元可形成单面山、向斜谷、断层崖、火山等。第二个主要过程是风和流水作用。由风对地表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叫做风成地貌,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为流水地貌。风和流水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们除了对地表具有侵蚀的能力。还有搬运和沉积物质的能力.在风和流水的不断作用下,常常使陡峭的山脉变得平缓,形成更加圆滑的地形和平坦的地势。第三个过程是重力和冰川作用。前者是指坡面上的岩层、岩体、岩屑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并有一定水分的参与,发生不同形式的位移而产生的独持地貌,它常常改变局部景观特征。冰川运动是改造地球表面形态的巨大动力,由于冰川的侵蚀和搬运,可以形成冰蚀地貌、冰渍地貌和冰积地貌等。;;国际贸易体系
(例子、定义、意义);三、景观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 大气痕量气体 英文名称:atmospheric trace gases 说明:大气中浓度低于10-6的粒种。指总数为106个分子中只有一个待研究分子,如大气中的CO、N2O、SO2、O3、NO、NO2、CH4、NH3、H2S、卤化物、有机化物等等都属于痕量气体。它们中有一些是天然排放的,但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各种痕量粒种,这些痕量粒种受到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地球过程的作用并参与生物???球化学的循环,对全球大气环境及生态引起重大的影响,例如光化学烟雾、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无不与痕量气体有关。;(四)景观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大气质量下降(世界酸雨区)
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
湿地减少
水资源短缺
非点源污染(P132);;酸雨腐蚀后的森林 ;;卫星拍到的我国的地图,震惊!!!
;卫星拍到的我国的地图,震惊!!!
;;(五)运用模型研究景观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现阶段对景观带来的环境问题大多是定性的描述,很难有统一的模型对这种问题的景观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较,所以模型的研究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比如检验各种土地管理方式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P128)、模拟水流和水体中的非点源污染物的变化模型(P132)。;四 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一)景观变化动态
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是通过建立模型来实现的,模型的建立需要了解景观变化的机制和过程.一般来说,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景观的初始状态
2.景观变化的方向
3.景观的变化率
4.景观变化的可预测性
5.景观变化的可能性及程度;;笔者根据式3-8和式3-10得下列流水流经邻近各个栅格流速 和所需的流经时间 的数学公式:
(3-13)
(3-14)
式3-13、式3-14中,n为糙率系数, 为栅格数据的分辨率,a是根据式3-8增加的一个经验指数(熊立华,郭生练,2004),在本文中a是由水量分配比例决定的水流速度量纲的参数,k为一常量,是通过与本文中的测量数据对比得出的比例系数,其他参数同式3-10的参数意义相同。
;(二)景观变化模拟的步骤
1.数据的来源
(1)航空像片
;(二)景观变化模拟的步骤
1.数据的来源
(2)数字遥感
;(二)景观变化模拟的步骤
1.数据的来源
(3)公开出版的数据和统计资料
2.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LUCC)
3.空间数据基础
4. 数据分析;(三)景观变化动态模型
景观整体变化模型;
变化的集合程度: 景观分布变化模型;
景观空间变化模型
?
采用的数学方法:微分和差分两种方法
详见P136(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