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 第2章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通常将数字通信中用于系统设计的编码、译码、调制与解调技术统称为信号设计技术。下面主要介绍数字卫星通信中的信号设计技术。;2.1.1 编码技术   在数字卫星通信中所用的编码技术有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两类。   信源编码是指通过压缩编码去掉信号源中的冗余成分,以达到压缩码元速率和带宽,实现信号有效传输的目的。因此,信源编码实际上就是把话音、图像等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传输信息的性质,采用适当的编码方法,降低传输速率,即实现话音或图像的频带压缩传输,提高通信系统的效率。而译码则是编码的逆过程。;  信道编码是指通过按一定规则重新排列信号码元或加入辅助码的办法来防止码元在传输过程中出错,并进行检错和纠错,以保证信号的可靠传输。因此,信道编码是用来检测或纠正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的,它是一种编码变换。纠、检错用在数字卫星通信中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它是实现通信系统传输质量的重要技术。;  1.信源编码技术   1)卫星通信系统对信源编码的要求   在数字卫星系统中,人们为了充分利用有效的频率资源,进一步降低传输速率,采用了信号频带压缩技术,提出了多种编码方案。由于通信卫星所处的环境特殊,因此在卫星系统的信号传输中,会受到如多径衰落、多普勒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另外,无线传输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因而卫星系统对语音和图像等信源编码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语音编码,主要有如下要求:   (1)在有限的频带内,尽量提高频谱利用率。;  (2)一般数字卫星通信中话音的编码传输速率为16~64 kb/s,而卫星移动通信中的编码传输速率为1.2~9.6 kb/s。在一定的编码传输速率下,应尽可能提高话音质量。应对编码译码过程所用的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因而需采用编译码时延较短的方案,并要求限制在几十毫秒之内。   (3)由于系统中的信号传输环境有时非常恶劣,会遇到雨、雾等不利气候条件及移动通信信道中多径衰落的影响,因此要求信源编码的算法本身具有较好的抗误码性能,以保证话音传输质量。   (4)不同的压缩编码方式所采用的基本算法及不同程序实现的复杂程度也不相同,应选用复杂程度适中的算法和程序,便于电路的集成化。;2)信源编码方式   在数字系统中,用于语音信号的基本编码方式主要有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   (1)波形编码:它是直接将时域信号变成数字代码的一种编码方式。由于在信号抽样和量化过程中考虑到人的听觉特征,因此使编码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基本保持一致。波形编码中主要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即以奈奎斯特抽样定理为基准,考虑到滤波器等电话特性,抽样频率为话音最高频率的2.5倍左右,将频带宽度为300~3400 Hz的语音信号变换成64 kb/s(8 kHz抽样,8位量化)的数字信号。进而,还有较高压缩率的差值PCM(DPCM)、自适应DPCM(ADPCM)和自适应预测编码(APC)等编码方式。;其特点是在高速码条件(16~64 kb/s)下,可获得高质量的语音信号;然而当编码传输速率低于16 kb/s时,语音质量迅速下降。;  (2)参数编码:它是以发音机制模型作为基础的。发音机制模型是用一套模拟声带频谱特性的滤波器参数和若干声源参数来描述的,参数编码就是将其变换成为数字代码的一种编码方式。由于参数编码的压缩比很高,计算量又大,因而通常语音质量只能达到中等水平。如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线性预测编码(LPC)及其改进型,传输速率可压缩到2~4.8 kb/s,甚至更低。 ;  (3)混合编码:它是一种综合编码方式,吸取了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的优点,使编码数字语音中既包括语音特征参量,又包括部分波形编码信息。如多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MPLP)系统、正规脉冲激励编码(RPE)系统、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系统(CELP)等。混合编码可将速率压缩至4~16 kb/s,而在此范围内能够获得良好的语音效果。   对于图像信号来说,可分为两种情况考虑:一种是广播电视信号;另一种是会议电视信号(幅度变化比较小)。;  (1)对于广播电视信号,不进行频带压缩的传输速率高达160 Mb/s,一般采用帧内差值脉冲编码方式(DPCM),把传输速率压缩到34 Mb/s以下。对差值的量化仍采用非线性压扩特征,如A律压扩和m律压扩。对于彩色电视信号则有两种基本编码方式:一种是对每个彩色成分进行编码,即所谓分离编码方式;另一种是像NTSC制式那样,对由几种彩色重叠而形成的复合彩色信号直接进行编码,即所谓的直接编码方式。若考虑到模拟信道混合使用的现状,采用直接编码方式更适宜,而且设备组成也比较简单。目前国际上已有了很多高效的图像编码技术和标准,如MPEG-2、MPEG-4、H.264等。对于PAL制式的彩电信号,利用MPEG-2标准,压缩编码后的速率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