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教育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心理教育;参考书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陈家麟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 《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莫雷 等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7年 《学校心理辅导》刘华山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个别辅导》王志超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年7 《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杨敏毅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6年;课程内容:;第一章: 中小学心理教育概论;2、心理教育与品德教育 (1)重要区别: ★ 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 ★ 只管干不管问与先管问再管干; ★ 价值强加与干涉、价值澄清与选择; ★ 打通与疏通。 (2)主要联系: ★部分品德问题由心理问题引起; ★总体目标一致。 ;3、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 素质教育包含生理素质教育(体育)、心理素质教育(心育)、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德育、智育和美育) 4、心理教育与智育 智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能力和获取系统知识。心育则主要关注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建设促进学习的积极因素。 心育是智育的基础,同时在培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交叉。前者除解决能不能学、会不会学之外,还要解决愿不愿意学的问题。(王极盛的高考状元研究);5、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咨询、心理治疗 教育(education): 团体方式、结构化、预防性、面向所有学生。 辅导/咨询(counseling): 个体/团体、半结构化、滞后性、发展中的一般问题学生。 治疗(therapy): 个体/团体、非结构化、补救性、严重问题学生。 “渔夫救人”的比喻。;二、中小学心理教育的两个类别和几个模式 1、两个类别 (1)发展性心理教育 以预防为主,多采用集体形式。 主要包括: 学习辅导:了解学习潜能;提升学习动机、态度和兴趣;确立学习志向;培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生活辅导:日常生活辅导;社交生活辅导;情绪辅导;休闲辅导;性心理辅导;生活态度与目标辅导。 职业辅导:职业倾向与选择辅导;职业能力辅导;职业准备与适应辅导。;(2)补救性心理教育 以矫正为主,多采用个别的形式。 主要包括: 外向性问题:逃学、出走、施暴、偷窃、恐吓勒索、烟酒毒网络成瘾、干扰课堂、参加帮派组织等等。 内向性问题:自我概念欠佳、人际关系欠佳、性偏差行为等。 学业适应问题:学业低成就(非智力因素造成,如动机问题、目标问题、注意力涣散等)、考试焦虑。;2、几个模式 (1)“救火”模式 临时的、偶尔的心理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专家讲座(青春期卫生、考前心理调适)、危机事件发生后的讨论。 (2)课程模式 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授课教师,从小学到中学系统的教材,不同年级不同的主题内容。 (3)辅导模式 以学生个别辅导和小组课外辅导为主。设个别咨询室、团体咨询室。 (4)学科渗透模式 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三、现实问题(讨论);第二章: 中小学心理教育现状; (1)美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1907年,戴维斯(J. B. Davis)任美国密西根大瑞城中学校长,提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要提交关于职业兴趣的报告,教师要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以帮助学生塑造个性、防止问题发生、促进职业与品德发展。 1908年,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波士顿创办了“就业指导局”,针对青少年开展职业指导活动,并在次年出版的名著《职业选择》(Choosing a Vocation)中,首次使用了“职业辅导”一词。他所创立的“帕森斯模式”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因此人们把1908年帕森斯创立的职业指导局作为心理辅导诞生的标志,从此学校心理教育与辅导开始了广泛的发展。; 在20世纪40-50年代里,最为重要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立了“以人为本”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模式,提出“非指导性咨询”的概念,强调辅导关系在辅导过程中至关重要,给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带来了最深刻转变,奠定了现代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框架。 自50年代开始,艾里克森等人提出了毕生发展观,以“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努力排除正常发展障碍”为目标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应运而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D. Blocker)出版了《发展性辅导》一书促进了学校心理辅导由适应障碍性辅导向发展辅导的转化与发展。; 1932年,美国明尼苏达大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