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摆实验报告
单摆
一 、实验目的
验证单摆的振动周期的平方与摆长成正比,测定本地重力加速度的值
从摆动N次的时间和周期的数据关系,体会积累放大法测量周期的优点
二 、实验仪器
单摆 秒表(0.01s) 游标卡尺(0.02mm) 米尺(0.1cm)
三 、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将一根不易伸长而且质量可忽略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体积很小的金属小球绳长远大于小球的直径,将小球自平衡位置拉至一边(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小球即在平衡位置左右往返作周期性的摆动,这里的装置就是单摆。
设摆点O为极点,通过O且与地面垂直的直线为极轴,逆时针方向为角位移的正方向。由于作用于小球的重力和绳子张力的合力必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且指向平衡位置,其大小
设摆长为L,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并注意到加速度的切向方向分量 ,即得单摆的动力学方程
结果得
由上式可知单摆作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
或
利用上式测得重力加速度g ,可采取两种方法:第一,选取某给定的摆长L,利用多次测量对应的振动周期T,算出平均值,然后求出g ;第二,选取若干个摆长,测出各对应的周期,作出图线,它是一条直线,由该直线的斜率K 可求得重力加速度。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仪器的调整
1.调节立柱,使它沿着铅直方向,衡量标准是单摆悬线、反射镜上的竖直刻线及单摆悬线的像三者重合。
2.为使标尺的角度值能真正表示单摆的摆角,移动标尺,使其中心与单摆悬点间的距离y满足下式
式中为标尺的角度数,可取,而是标尺上与此5°相对应的弧长,可用米尺量度。
利用给定摆长的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适当选择单摆长度,测出摆长。注意,摆长等于悬线长度和摆球半径之和。
2.用于使摆球离开平衡位置(﹤5°),然后令它在一个圆弧上摆动,待摆动稳定后,测出连续摆动50次的时间t ,重复4次。
3.由上述结果求出重力加速度及其标准偏差。
(3) 绘制周期与摆长的关系曲线
在60cm—100cm之间取5个摆长,并测出与它们对应的周期,作出图线。若图线为直线,则求出其斜率和重力加速度 。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
摆球直径:
用计算法g及其标准偏差:
给定摆长L=72.39cm的周期
n(次) T(s) 1234平均50T85.2185.3785.4085.36—T1.7041.7071.7081.7071.707ΔT-0.00300.00100.002 (s)
(cm) (单次测量)
∴
计算g的标准偏差:
结果
根据不同摆长测得相应摆动周期数据
不同摆长对应的周期
Li(cm)
L(cm)
50T(S)
N(次)98.9088.9078.9068.9058.9048.9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1100.1695.0089.8284.1077.4870.822100.6094.9589.7084.1877.5370.813100.2195.1289.5084.0477.6470.914100.1195.0589.8484.2077.5070.96(S)100.2795.0389.7284.1377.5470.88(S)2.0051.9001.7941.6831.5511.418(S)4.0203.6103.2182.8322.4062.011
由上表数据可作T2-L图线如下图所示:
作作者:李明
???期:2002年11月10日
又由图可知T2-L图线为一条直线,可求得其
斜率为:k=26.046(cm/s2)
所以 g=4π2k=10.72(m/s2)
六 实验分析与讨论
由以上两种方法可看出,用计算法求得重力加速度比较接近标准值,且其标准偏差为0.02,说明测量比较准确。而用作图法求重力加速度时,求得的g为10.72,误差较大,可见在描点绘图的过程中又增在了误差。
实验报告
课程所属:大学物理实验 教师评定__________
______系_______级_______班
姓 名 :______________ 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2S701 砖砌化粪池建筑工程图集 .docx VIP
- 旅游度假区目标客户群分析.docx VIP
- TCBDA 27-2019 建筑装饰装修机电末端综合布置技术规程.pdf VIP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九章 飞机防火系统.pptx VIP
- 中信泰富:2008年年度报告.pdf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二章 重量与平衡.pptx VIP
- 医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及实施细则.pdf VIP
- 旅游市场的目标客户群分析与定位.docx VIP
- D-Z-T 0204-2022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稀土(正式版).docx VIP
- 2025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