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4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政治上: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疯狂反扑。
(2)军事上:1918年,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3)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
(1)农业:实行______________。
(2)工业:实行__________,将大中小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4.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影响
(1)积极: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2)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
【细节点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是在战争时期发挥作用,战争结束后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标志:________年,俄共(布)十大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3.内容
(1)农业方面:以___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______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3)贸易方面: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________交换。
(4)分配方面: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4.特点
(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细节点拨】 新经济政策“新”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来巩固工农联盟,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和与时俱进。;5.影响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2)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3)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苏联成立:________年,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苏联。
(2)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3)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2.社会主义工业化
(1)目的: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2)特点:优先发展__________,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1)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____________,排斥市场经济。
(2)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4.农业集体化运动
(1)目的: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2)内容: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
(3)结果:到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5.特点
(1)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市场经济;
【易混易错】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二战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调整生产关系,该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四、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2)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
(3)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迷信。;玉米 ;3.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______,但对其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告终。
五、勃列日涅夫改革
1.主要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____________,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特点
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3.结果
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________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易混易错】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重在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重在工业。;六、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
(2)________年,戈尔巴乔夫执政。;2.主要内容
(1)承认________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2)政府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了所有制结构。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还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5)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5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课程.ppt
- 【地理复习.典型试题】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说课.ppt
- 05沥青面层混合料(十一月收集整理)课程.ppt
- 【电工学】变压器说课.ppt
- 05六公司-半球形钢筋混凝土穹顶施工方法研制(发布)课程.ppt
- 【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ppt
- 05麦汁煮沸课程.ppt
- 【俯角】说课.ppt
- 05砌体和屋面课程.ppt
- 【甘肃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历史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说课.ppt
- 第04讲 动词的时态(练习)(原卷版).pdf
- 第04讲 文学文化常识(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pdf
- 第04讲 动词的时态(讲义)-2024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学生版).pdf
- 第03讲 角平分线的性质(解析版).pdf
- 第04讲 动词的时态(讲义)(解析版).pdf
- 第04讲 动词的时态(讲义)-2024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教师版).pdf
- 第04讲 菱形(2个知识点+5类热点题型讲练+习题巩固)(解析版).pdf
- 第04讲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解析版)(淘宝店铺:夺魁文化).pdf
- 第03讲 角平分线的性质(原卷版).pdf
- 第04讲 阅读理解之判断正误(练习)(原卷版).pdf
最近下载
- 河北唐山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pdf VIP
- 中职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下册)任务3 制作简单数字媒体作品教学课件 工信版.pptx VIP
- 詹新惠-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7章.pptx VIP
-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重点环节解读课件.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2025届四川新高考物理复习“指向关键能力培养”的备课策略.pdf VIP
- 基于多元化数据融合的虚拟货币地址实体识别方法及系统.pdf VIP
- 适老化改造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监控与验收标准.docx VIP
- 美剧剧本绝望主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课件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