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生理学简答论述题
PAGE \* MERGEFORMAT 14 09届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2班
病理生理学简答论述题
论述水肿发生的机制?(论述题,可以拆成简答题)
水肿发病的基本机制包括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 3 \* GB2 \* MERGEFORMAT ⑶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 4 \* GB2 \* MERGEFORMAT ⑷淋巴管回流受阻
以上因素会导致血管内液体滤出大于回收而使组织液生成过多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近端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 3 \* GB2 \* MERGEFORMAT ⑶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以上因素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
论述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区别?(论述题)
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原因失钠大于失水失水大于失钠等渗性体液大量丢失血清钠浓度(mmol/L)130150130~150血浆渗透压(mmol/L)280310280~310体液减少主要部位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口渴早期无,重度脱水者有明显有体温升高无有(脱水热)有时有血压易降低正常,重症者降低易降低尿量正常,晚期减少减少减少尿钠极少或无正常,晚期减少减少脱水貌明显早期不明显明显防治补等渗液补水为主,适当补钠补2/3等渗液尿量比较:早期根据晶体渗透压,晚期根据血容量,尿量由ADH决定
尿钠比较:早期根据失钠失水的比较看ADS变化,晚期根据血容量,尿钠由ADS决定
等渗性脱水因可以发展为低渗性脱水或高渗性脱水,所以两者的表现都有可能
简述急性低血钾和急性重度高血钾时产生骨骼肌无力的发生机制的有何不同(简答题)
急性低钾血症(骨骼肌、胃肠道平滑肌): 急性重度高钾血症:
细胞外液钾浓度急剧降低 细胞外液钾浓度急剧升高
→[K+]i/ [K+]e比值变大 →[K+]i/ [K+]e比值更小
→膜内外钾浓度差增大 →Em值下降或几乎接近于Et水平
→静息状态下钾外流增加 →Em值过小,肌细胞膜上快钠通道失活
→静息电位(Em)负值增大 →细胞处于去极化阻滞状态,不能兴奋
→Em-Et 距离增大 →表现为肌无力、肌麻痹
→细胞处于超级化阻滞状态,兴奋性降低
→表现为肌无力、肌麻痹
简述高钾血症与低钾血症对心脏,骨骼肌的影响有何不同及相应机制?(论述题)
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及机制:
①兴奋性↑
血钾↓→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 钾外流↓→Em负值↓→Em-Et距离减小→兴奋性↑
②自律性↑
血钾↓→细胞膜对K+通透性↓→复极化4期K+外流减慢→Na+内流相对加快→心肌快反应自律细胞自动去极化加速→自律性↑
③传导性↓
血钾↓↓→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钾外流↓↓→Em-Et距离过小→钠通道失活→钠内流减慢→0期去极化幅度及速度减小→传导性↓
④收缩性↑或↓
血钾↓→对Ca2+抑制作用减弱→细胞膜对钙通透性↑→复极化2期Ca2+内流↑→兴奋-收缩偶联↑→收缩性↑
严重低钾→细胞内缺钾→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收缩性↓
⑤心律失常
血钾↓→心电图改变,引起心肌损害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自律性↑← 血钾↓ →插入异位起搏→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
↓
兴奋性↑→3期复极化延缓→超常期延长→心律失常
低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及机制:
骨骼肌兴奋性降低,严重时甚至不能兴奋:
细胞外液钾浓度急剧降低→[K+]i/ [K+]e比值变大→膜内外钾浓度差增大→静息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