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握语言 巧赏诗歌
把握语言 巧赏诗歌
张际民
古代诗歌的以语言凝练、生动、形象、重意境、有韵律美而著称。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情感。从内容角度看诗歌的语言有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三种。鉴赏时如能抓住语言这些特征,就能很容易找到破解诗歌的密码。
一、意象语言
意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诗歌的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象征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意象是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因此鉴赏诗歌要善于把握意象。
(09年,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把握了这两个意象的意思就很容易解题。
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二、情感语言
“诗言志”,作者的情感在诗歌中会自然而然的流露。情感语言通常包括直接表露的情感语言和间接表露的情感语言。阅读诗歌时,如能抓住情感语言,就能给我们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09年
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手法:对比。
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三、象征语言
象征是是一种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出于特殊表达的需要,而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物的修辞方式。通过象征,使情感具体化·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诗人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时所作,“拣尽寒枝不肯栖”句有何深意?
作为豪放派词人的领军人物,苏轼一生饱受坎坷而又孤傲高洁。元丰二年,苏轼因咏诗讽刺时政,被人弹劾,几乎丧命,次年被贬黄州。很明显,作者在词中不是纯粹写孤鸿,而是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以孤鸿自况,赋予其象征意义,曲折的传达出作者在患难中忧谗畏讥的情绪。知此背景,“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的深意就显而易见了。
答案: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写自己在这种战战兢兢的境遇里,即使有高枝,还是“不肯栖”,只好宿在沙洲,这就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孤寞、忧惧而又傲岸不屈的心境。
(此文发表于《当代中学生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级检验工理论1.docx VIP
- 附件:江苏省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用(第七版).docx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0-27).docx VIP
- DB13_T1418-2011_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VIP
- 《牛的解剖》课件.ppt VIP
- 新收入准则下建筑业的全流程账务处理.pdf VIP
- DB11 971-2013 重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治安防范系统规范.pdf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1-1).doc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基本要求》DB14T 3291-2025.pdf VIP
-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道德与法治(陕西卷)(解析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