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学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赏析学案

PAGE  PAGE 6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导学案及训练 一、诗歌赏析应注意步骤: 1.?标题——表明所咏之景、物,所说之人、事,或所抒之情。(意、人) 2.诗序——交代背景、作品产生缘由和过程,奠定感情基调。(人) 3.?注释——解释词语,交代背景,或解释诗中有关典故。(人) 4.把握诗歌内容——品事、品景、品物、品人、品情(人、意) 5.揣摩字词——A、多是动词,有时是形容词 B、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之词不但具有原有词语所具有的色彩、情状或具体形象,而且有了动感。 C、动词的使动用法 或形容词或名词活用使动用法——言简意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即诗眼) D、巧用虚词,有时虚词也传神主要是转折连词或语气副词。(如:“无端偏向别时圆”的“偏”字) E、平字见奇,常字见新。(如“细雨鱼儿出,???风燕子斜”“出”状鱼儿之乐。“斜”状燕儿之轻盈,两字皆诗眼) F、注意诗中与标题相照应的词(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其中“早”与“一枝”相呼应。) 又如:“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唐人钱珝《未展芭蕉》)诗中“未展芭蕉”——“冷烛”——“绿蜡”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比作不冒烟的绿烛;“未展芭蕉”——“书札”——“芳心”相照应,“卷”——“未展”——“缄”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叶比作卷起的“书札”书札包藏的是因为害怕什么羞于展开心曲的“芳心”。即书札里表露的是一个正在暗恋中的姑娘的心意。 G、多用具体名词,塑造具体形象,或使多个意象并列入句,组成生活画面(如“枯藤、老树、昏鸦”)。 二、重点——本单元主题概括模式举例: 1、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言简意赅、含蓄,以古人自况,借古讽今(以诗歌形式写时事评论),告诫世人或统治者……的历史教训,寄托……的理想和情怀(书怀咏志)。构成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情怀。 2、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3、对比——矛盾的对比,揭示和强化(如“心忧炭贱愿天寒”“近乡情更怯”),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对生活、社会的思考,或批判了……社会现象。 其他对比: 形-色-态、明-暗、浓-淡 、虚-实、冷色调-暖色调-热色调、动-静、点-线-面、曲-直、忧-乐、无声-有声、忆昔-伤今、美-丑、贫-富 、善-恶 、纵-横、今是-昨非、物是-人非、现实-梦境 …… 作用:勾画(描绘)……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4、 以小见大——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表现了……的意境。 5、? 写梦幻——想象奇特,表现某种理想或追求。——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的热烈追求。 6、赋比兴——赋(直陈其事,交代事件;铺写了……的场面;渲染了……的气氛)、比(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特征或生活画面)、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渲染了……的气氛)。 7.结构——或如散文形散神聚——写景上放开,可时空交错,抒发的……情感是统一的。巧于构思,善于用事。或咏物寄托遥深,寄托了诗人……的思想或情感。 8、 描写——描写逼真,叙事确切,丰满地表现形象。描绘出(开阔、雄浑、壮美、明丽、明朗、优美、祥和、民风淳厚、和谐、清隽、宁静、淡雅、质朴、冲淡、清远、惨淡、阴晦、凄美、悲壮、沉郁、苍凉、幽静、清幽……)的……(行旅图、行军图、春色图、离别场面、战争画面、渔家生活画面、农家生活画面、……)生活画面。——此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即意境。展示……精神世界【抒发(豪迈、坦荡、旷达、激动、喜悦、欣慰、愉悦、热爱大自然、挣脱……的束缚后的轻松愉快、闲适、欢乐、怡然(悠然)自得、爱国、忧国忧民、报国无门或壮志难酬的失望和悲愤、怀才不遇的感慨、悲苦、忧伤、无奈、哀伤、孤独、凄苦、惆怅、思念、失落、失意落魄而黯然神伤、不向世俗献媚、洁身自好……)的感情】,或抒写建功立业的抱负,表达对……的追求和向往,或对……的同情,或对……的不满。 9、议论——少有直接议论,常用形象说理——“象教”,不加评论,表现具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意蕴深刻。(宋诗更常用此法)把日常……的生活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结合,发人深醒。 三、迁移运用 1、明代杨慎曾批评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相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后人认为若作此修改,虽然实景俱在,却使诗境全无。请你从虚实角度分析概括出该诗的主旨。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