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康复详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六章 手外伤的康复;学习目标;概述;手外科的临床检查;手的望诊;手的休息位;手的功能位;手的触诊;手的动诊;手的量诊;功能评定-关节活动度的检查;评价标准 优:TAM〉220°屈伸活动正常 良:TAM 200°~220°为健侧75%以上 中:TAM 180°~200°为健侧50%以上 差:TAM〈180°为健侧50%以下 极差:其结果不如术前;功能评定-肌力测试;功能评定-感觉测试;整体功能测试;第二节 手外伤的临床康复;1.控制肿胀 (1) 抬高患肢 (2) 患肢制动 (3) 冰敷法 (4) 压力治疗 ① 伤肢抬高位做向心性按摩,促进静脉回流 ② 向心性压迫缠绕 ③ 弹力指套,适用于单个手指肿胀 ④ 等张压力手套,注意指蹼部位与手套紧贴;(5) 超短波疗法 无热量,对置法,10min/次,1次/日,10次一疗程 (6) 主动运动 长期的反复主动牵伸 肌肉等长收缩和小范围的等张收缩 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下列情况不宜早期主动运动 ① 严重创伤后的3~4天 ② 神经和肌腱修复术后3周 ③ 关节急性炎症 ④ 不稳定骨折 ⑤ 手术后需延迟的抗阻运动;2.控制伤口感染 (1) 超短波治疗 急性期:无热量,对置法,10分钟/次,1次/日 慢性期:微热量,对置法,10~15分钟/次,1次/日 (2) 紫外线疗法 早期急性阶段: 中心重叠照射法 伤口表面用超红斑量(20~30个生物剂量) 伤口周缘皮肤用红斑量(5~10个生物剂量) 伤口肉芽增生阶段: 小剂量可促进肉芽生长,l~2级红斑量;(二) 后期康复治疗 一般手术,术后2周伤口拆线 肌腱和神经修复术后需制动3周左右 骨关节损伤需固定 4~6周时间 康复重点: 恢复患手的运动、感觉、功能活动 减少肿胀,缓解疼痛,松动关节是治疗性训练和功能康复的前期治疗;手部骨折的康复;手部骨结构及特点;骨折部位;康复治疗基本原则 (1);手指掌指关节;康复治疗基本原则(2);治疗重点;骨折愈合期(后期): (1)消除残存的肿胀; (2)软化和松解纤维瘢痕组织; (3)增加关节的ROM; (4)恢复正常的肌力和耐力; (5)恢复手功能协调和灵活性。;治疗方法;手部骨折常见并发症;关节强直的防治;手部肌腱损伤的康复;肌腱的滑动结构;肌腱愈合途径;肌腱愈合过程分期;手的屈肌腱;指屈肌腱分区;手的伸肌腱;手内在肌;手内在肌;手内在肌;为什么桡神经损伤出现“垂腕”畸形,而不出现“垂指”?;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要点;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要点;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术后第1周 :患者戴动力支具以被动屈曲、主动伸直练习为主。 术后2~3周:被动屈曲、主动伸直练习,逐步增加指屈肌腱活动范围。 ;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滑动练习;滑动练习;钩拳练习;直角握拳练习;复合握拳练习;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物理疗法;伸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 ; ;指总伸肌腱跨越掌指关节后部分纤维附于掌指关节囊背侧,大部分肌腱经掌指关节时为三束。中间束止于中节指骨底背侧,两侧束止于末节指骨底背侧。 ;临床诊断;如果在掌指关节与近端指间关节之间因肌腱中央束断裂,侧束向掌侧滑移,故近端指间关节不能伸直,而掌指关节(MP)和远端指间关节仍能伸直。 ;Verdan分法: 指伸肌腱分为8个区 拇指分为5个区 其中奇数区与关节对应,偶数区与骨干对应。 ;康复治疗-Ⅰ和Ⅱ区损伤 ;术后1~5周 用支具固定PIP关节于伸展位,活动DIP关节。 术后6~8周 取下支具,MP关节屈曲位,无阻力屈伸PIP关节,不练习时支具固定。 术后9~10周 增加主动屈伸练习,开始使用柔和动力支具以被动屈曲PIP关节。 术后11~12周 用主动和被动运动及支具等方法,恢复关节活动范围。;术后1~2周 用支具将手制动于腕背伸30°,MP关节0°,IP关节自由活动的位置。在支具控制范围内完成主动屈指和被动伸指练习,禁止被动屈指和主动伸指。 术后3~5周 卸去掌侧支具,嘱患者完成主动屈指练习。;术后6周 去除支具,进行屈腕屈指练习和主动伸指练习,从事手指绕橡皮圈外展及橡胶泥作业。 术后7周 逐渐开始抗阻力练习,为恢复工作做准备。;手部神经损伤的康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检查;运动功能检查-神经肌肉支配; 正中神经:猿手 桡神经:垂腕 尺神经:爪形手;典型神经损伤手部畸形;爪形手;鼠标手;;3.神经电生理检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