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医基础理论重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第一节 总论 一、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简史: 1、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2)扁鹊.《难经》 (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4)《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为后世中药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2、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2)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 ?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河间)— 寒凉派 李 杲(东垣)— 补土派 张从正(子河)— 攻邪派 朱震亨(丹溪)— 养阴派 ;4、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3)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征—体征。 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 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精: ①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 ②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分; ③专指肾中所藏之精。 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不同。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神: ①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②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③一切生物,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 ④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一、阴阳 (一)概述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 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 都属于阴的范畴。 2.基本内容: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二)阴阳偏衰(虚证) 1.阴虚—虚热证 补阴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2.阳虚—虚寒证 补阳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二、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行各自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1.五行相生: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五行相克: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 (《内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控制疾病的传变—《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4.治则: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相克—抑强扶弱 相生治法: 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 益火补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 培土生金法—健脾气以补肺气 金水相生法—养肺阴以滋肾阴 ;第三节 气血津液;2.津液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 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3.血 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行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①脉管必须通畅;②血液必须充盈;③心气必须充沛。;3.气、血及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为血之帅;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 血能生气、载气,血为气之母。 (2)气与津的关系: 气能生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