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6第四章土壤水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 团粒结构的形成 P71 1 土粒的粘聚 阳离子的凝聚作用 粘粒及无机物质的粘结作用 有机物质的胶结作用及复合作用;2 结构体成型过程 干湿交替作用 冻融交替作用 生物作用 耕作;五 土壤结构的管理 增施有机肥 种植绿肥,合理轮作 科学的土壤管理:合理耕作、进行水分管理及施用石灰和石膏等。 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盐碱地电流改良;第三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和耕性 P74;2 影响耕性的因素 1)粘结性:土壤颗粒间的粘结作用,是使土壤具有抵抗外力破碎的性能。 影响粘结性的因素:质地、腐殖质含量、水分含量 2)粘着性:土壤粘附在其他物体上的性能。 粘结性和粘着性是产生耕作阻力的主要因素。;3)可塑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在外力作用下可改变成各种形状,并在干燥后能保持这种形状的性能。 影响因素:水分含量、质地、腐殖质 3 宜耕期:主要受适合耕作的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另外还受土壤质地和结构影响。;第四章 土壤水;一 土壤水的类型及有效性 类型: 进入土壤中的水分由于受到土粒分子引力和土粒间毛管引力等作用保持在土壤中。根据土壤水所受力的大小、性质以及相应地被作物利用的关系对土壤水进行分类。 1) 吸湿水:由于固体土粒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对空气中的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而被保持的水分。 吸湿系数:土壤吸附气态水分子的最大量。也叫最大吸湿量。;2) 膜状水:当对只含有吸湿水的风干土用液态水进行浸润时,吸湿水层外可吸附液态水分子形成水膜,这层水膜就叫膜状水。 吸力范围为:31~6.25atm,移动缓慢。根毛吸力为15atm。 萎蔫系数:当土壤水吸力大于15atm时,作物吸收不到水而萎蔫,这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萎蔫系数。(吸湿水+部分膜状水) 膜状水达到最大值时为最大分子持水量。;3) 毛管水:受毛管引力作用保持在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 吸力范围为:0.08~6.25atm。既能被根毛吸收,也能被土壤保持。 a. 毛管上升水:地下水随毛管上升而被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毛管持水量:土壤毛管上升水的最大量。;b. 毛管悬着水:降雨或灌水之后,由于毛管力的作用而保持在上层土壤中的水分。 田间持水量:当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土壤所有的毛管孔隙都充满水分,这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毛管联系破裂含水量:当田间持水量降低到一定限度,毛管悬着水的连续状态刚好被打破时的土壤含水量。;4) 重力水: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多余水受重力支配沿大孔隙(通气孔)向下渗透,这部分水叫重力水。 土壤饱和含水量:当重力水达到饱和,即土壤的大孔隙全部被水分占据时的含水量。 2. 土壤水的有效性 P97 无效水 有效水(速效水、迟效水);107°C烘干土;二. 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质量含水量(率) Qm 容积含水量=质量含水量×容重 Qv= Qm ×ρb 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 贮水量深度:一定厚度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折算成贮水深度,以mm表示。Dw=h.Qv (h为土层厚度);5. 贮水量容积(V):指一定面积一定厚度土层内水的容积。若以方/亩计, V方/亩 =667m2 ×h × 10-3 × Qv=0.667 Dw;若以方/公顷计, V方/公顷= 10 Dw。 例如:1m土层厚度,贮水量深度为200mm,求贮水量容积? V方/公顷= 10 Dw=10×200=2000方;三.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烘干法:经典烘干法;快速烘干法:红外线烘干法、微波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 中子法:中子仪(中子与水分子中的氢碰状使其能量减少) TDR法(时域反射仪);第二节 土壤水的能态;1. 概念:土壤水在各种力的作用下自由能的变化值,即土水势。变化:与同等条件下纯自由水的自由能的差值。用希腊字母φ(psi)表示。 2. 土水势的分势 1) 基质势(φm ):由于土壤颗粒(基质)的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引起的水势变化。 土壤水不饱和状态下,水分受到吸附力和毛管力的作用,自由能水平降低,基质势为负值。 φm0 土壤含水量越低,基质势越低。 当土壤水分饱和,基质势等于零。;2) 压力势(φp):土壤水在饱和状态下成连续体,水分受到土壤水体的静水压力,静水压力所产生的水势与大气压之差即为压力势。 在不饱和水体中由于不存在静水压力,故压力势为零。 一般土壤水处于不饱和状态,故压力势不计。 连续水体表面仅承受大气压,压力势也为零。 Φp= ρwghv(h为水面以下深度);3) 溶质势(渗透势) φs:由土壤水中的溶质所引起的水势变化。 4) 重力势(φg):由水的重力作用所引起的水势变化。所有土壤水都受重力作用。 重力势的大小取决于研究点和参比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当研究点在参比点以上时,重力势为正,反之为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