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VIP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分 1 阡陌交通 欲穷其林 3 陶后鲜有闻 无案牍之劳形 5 佛印绝类弥勒 三男邺城戍 7 故人不独亲其亲 货恶其弃于地也 2.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何陋之有无丝竹之乱耳 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分 1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3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盖大苏泛赤壁云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下列常识的叙述不当的一项是分 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称“诗史”。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东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于苏轼的《后赤壁赋》。 “铭”“说”都是古代的文体“铭”一般是用韵的。 默写。分 1 烽火连三月 。 独与老翁别。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望岳》一诗中充分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分 一宜宾中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分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   。分 9.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分 答 二重庆中考卷阅读《爱莲说》完成题。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濯清涟而不妖 3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分 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 答案: 1 沾染 污秽   2 美丽而不端庄  3 耸立的样子  4 认为 答案: 1 水中陆地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  2 莲的茎 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答案: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 操守 ;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 1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 答 13.《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分 答 三梅州中考阅读《陋室铭》完成题。分 陋 室 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4.翻译下面句子。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15.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分 答 16.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从    、    、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分 四镇江中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题。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①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 shǐ,猪 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 1 便要还家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 次定州 4 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分 1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 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译文 。 19.【甲】文中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分 答 20.【乙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