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3.2 电剖面法成果图: 7.3.2.1 实际材料图 实际材料图的内容应包括测区的地理位置,测网和工作比例尺,三角点(或物控点)及其与基线联测关系,各种固定标志埋设位置及异常查证工程位置,剖面及其编号,方法或装置代号,重要的电性标本或地质标本采集点位置及编号,经系统检查观测的测线或测线段。 实际材料图的绘图比例尺应与工作比例尺相同。 7.3.2.2 视电阻率参数剖面图 视电阻率参数剖面图的内容一般包括: a. 地形线、地质剖面和探矿工程; b. 各 种装置、极距的电剖面成果资料; c. 其他物化探成果; d. 解释推断成果,建议的异常查证工程位置. 选择电参 数剖面图的绘图比例尺,宜使基本点距在该比例尺剖面图上为2-10mm,地形线的高程比例尺亦应服从这个原则;只有在特殊目的时、高程比例尺才允许放大。 7.3.2.3 剖面平面图 确定剖面平面图的比例尺。应按下述原则: a.剖面平面图的比例尺宜等于工作比例尺,有特殊需要时可以变换比例尺成图,但必须使基本点距在该比例尺剖面平面图中为2-10mm,线距为10-40mm; b.选择 的视电阻率参数比例尺应能较好反映出有意义异常细节,选择原则同7.3.2.2; c.同一测区的视电阻率参数比例尺应采用同一种比例尺绘图。 7.3.2.4 等值线平面图 视电阻率参数的等值线应取等差或等比间距,要求其最小等值线间距应为实达观测精度的3倍;同一地区中相同方法或装置的等值线间距应一致。 勾等值线的平面图,宜用同比例尺简化地质图作为底图。 7.3.2.5 综合平面图 综合平面图的内容应包括各种物化探的成果和简化的地质图。 7.3.2.6 推断成果图: 推断成果图内容应包括各种物、化探推断成果和地质资料,图中必须标出所承担的地质任务的成果,并将电性成果解释成地质成果标出。 8 成果提交 8.1 电剖面法工作任务完成以后,应向上级资料管理部门提交经验收合格的全部原始资料。 8.2 提交经审查批准的成果报告。 8.2.1 成果报告正文。 8.2.2 成果报告附图。 a. 交通位置图; b. 实际材料图; c . 工作成果图; d. 电阻率参数平面图; e. 地质一电阻率参数综合剖面图; f. 测量定点、定线测网展开图。 8.2.3 成果报告附件 a. 测线、测点坐标成果表; b. 电法解释成果表。 6.1.2.4开工前, 作业组长还应交待如下事项: a.按岗位职责, 明确分工; b.测网及测线、 测点编号, 工作量分配, 装置形式, 极距及电极排列方向, 电 极的种类与数量, 接地技术措施, 收放线方法, 通讯联络方法等。 6.2野外作业技术 6.2.1测站布置 6.2.1.1野外测站应尽量布设在观测地段的中心, 并远离输电线和变压器, 还应兼顾供电站的布设。测站和供电站还应采取必要的防潮、 防雨和防曝晒措施。 6.2.2导线敷设 6.2.2.1导线都必须分别性质固定在不同的绝缘物体上, 不得将未固定的导线直接接入仪器或拴在仪器脚架上。 导线头应予以标记, 各种连接线宜分别采用不同颜色的导线并做到专线专用。 6.2.2.2为减小感应和漏电对观测的影响,导线的敷设应遵守下列原则: a.供电导线和测量导线不允许互相交错,并使它们保持一定距离。供电导线至少应离测量电极2m; b.测量导线应避免悬空架设,因客观原因必须架空时,M 和 N 测量导线可使用同一条双股绝缘胶合线。并应将导线拉紧, 无法架空而只能漫水而过的导线, 应事先向测站报告, 并进行漏电检查; c.测量导线应尽可能远离高压输电线和电话线。当必须通过时, 应使该段导线与其垂直; d.由多段连接而成的导线,应确保其接头牢固和外皮绝缘良好。 6.2.2.3导线通过铁路、 公路、 河道或村庄时, 应采取架空, 埋土或从道轨下通过等临时性措施。 6.2.2.4在导线收放过程中, 应随时注意导线有无破损和扭结, 破损处应包扎绝缘;扭结处要放松理顺。此外, 还应尽量不使导线承受过大的拉力, 手感力量突然增大时, 切勿硬拉, 应及时查明原因。 6.2.3电极接地应遵守下列原则 6.2.3.1 电极应靠近预定接地点标志布设,并应与土层密实接触。 6.2.3.2单根电极因客观条件限制只能偏离接地点某一侧时, 其垂直于测线方向的位移应小于A O 的1/40,沿测线方向的位移应小于 AO 的1/100。当不能满足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nvoee英沃 VC610系列数控机床专用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图形化一级全真模拟题.docx VIP
- 政教处主任职责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docx VIP
- 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模拟卷7(一级).docx VIP
- 5.2 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实用教程一级U4过去将来时.docx VIP
- 广东省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doc VIP
- 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一级).39.docx VIP
- WIN7操作系统练习题题库版.docx VIP
- 初中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