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十二单元第28讲.docVIP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十二单元第28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十二单元第28讲

第2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训练与测试 [限时4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萤火虫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时航行在印度洋上的郑和船队和太平洋海域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它们判断自己航行方位的方法可能分别是 A.浑天仪、卫星导航   B.北斗星、指南针 C.指南针、电话 D.牵星术、卫星导航 答案 D 2.(2012·北京朝阳区模拟)下列哪一项是对下图所反映史实的正确描述 A.这项发明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毕升改进后提高批量印刷速度 C.是书写材料一次伟大的革命 D.直接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形成 解析 从图中提取材料信息,图中描述的是造纸术,其中的文字描述说明此时的造纸术程序多,工艺复杂,属于造纸术的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答案 C 3.(2013·安庆模拟)“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子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精锐的火炮在欧洲的工厂中制造出来,装备着威力强大的舰队,去征服新的殖民地……”这一历史场景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中国古代 A.造纸术的发明 B.印刷术的发明 C.指南针的发明 D.火药的发明 解析  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抵不住市民的大炮”“新的精锐的火炮”等,故选D。 答案 D 4.(2012·潍坊模拟)郎宁和苏敬两位同学来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陈列馆,看到了下列两幅名叫“浑仪”的照片,有了如下一段对话,他们的判断比较接近史实的一项是 A.郎宁:这一组雕塑作品表达了科技是生产力的寓意 B.苏敬:不对,这一组雕塑作品是想证明古代中国科技发达 C.郎宁:如果是科技仪器的话,应该是张衡的测量地震的仪器 D.苏敬:它给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应当是天文观测的仪器 答案 D 5.(2013·皖南八校联考)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 解析 题干中“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反映出书籍的价格下降,与价格下降有关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15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答案 C 6.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它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有着深远影响。下图是2009年中国纪念币收藏网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纪念币,它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方面的成就 A.火药 B.天文 C.指南针 D.印刷术 解析 根据纪念币上“指南针”字样和“司南”图案不难做出判断,C为正确答案。 答案 C 7.(2012·淄博一模)“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答案 C 8.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徐霞客 1586~1641 《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 1587~? 《天工开物》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C 9.在我国的一本古代典籍中,阐述了一项天文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月食)。”提出这一重大发现的科学家是 A.张衡 B.祖冲之 C.僧一行 D.郭守敬 解析 解读题干,明确问题中心——考查解释月食的科学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衡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解释。其他几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答案 A 10.(2013·湖北联考期末)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①纸币的流通 ②火器的使用 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随着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火器的使用、指南针的普遍使用也出现在宋朝。雕版印刷术被发明是在隋唐,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答案 A 11.2009年12月27日,中国社科院确认发掘于河南安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