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宏微观力学拉伸试验、纳米压痕实验报告.pptxVIP

材料宏微观力学拉伸试验、纳米压痕实验报告.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宏微观力学拉伸试验、纳米压痕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拉伸-蠕变效应及纳米压痕实验总结报告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材料物理班老师:黄勇力致谢纳米压痕实验拉伸-蠕变实验目 录1243此处添加单位名称第 / 31页实验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力学性能比较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小结2134拉伸-蠕变实验拉伸-蠕变实验此处添加单名称第 / 31页实验数据分析拉伸-蠕变实验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2.观察拉伸过程中的现象,并绘制其应力-应变曲线。3.比较两种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常用的标准拉伸试样如图: 或圆截面dσm nle矩形截面dfcbaσbm n标距:gauge lengthσeσpσs断裂后的标距断口处的最小截面积εOf’ hd’ g低碳钢拉伸的应力-应变图拉伸-蠕变实验实验原理或拉伸-蠕变实验拉伸试验机:试样参数长度:10cm标距:6cm宽度:2cm厚度:0.2mm拉伸-蠕变实验实验数据分析拉伸-蠕变试验拉力-位移曲线AA低碳钢拉伸试验(无保载)低碳钢拉伸试验(有保载)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拉力的增大,位移不断增大,初始阶段拉力增加速度很快,而位移增加较慢,拉力趋于稳定时,位移继续增大,最终在A点时发生了断裂。拉伸-蠕变实验拉伸-蠕变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强度极限屈服强度A低碳钢拉伸试验(无保载)低碳钢拉伸试验(有保载)弹性极限比例极限低碳钢拉伸试验(无保载)低碳钢拉伸试验(有保载)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初始阶段应力-应变成线弹性变化;超过比例极限在屈服之前,试件发生了非线性弹性变化;达到弹性极限之后材料开始发生屈服;之后随着应力的增大,材料最终达到强度极限,应力趋于稳定,应变不断增大,在A点时,试件发生断裂。实验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应力应变曲线没有屈服阶段。拉伸-蠕变实验结果分析低碳钢拉伸试验(无保载)低碳钢拉伸试验(有保载)材料的内部形成了裂纹,使材料的完整性遭到了破坏,因此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发生。拉伸-蠕变实验实验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在拉伸试验的过程中,最后应力趋于稳定时,应变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增加,直至最终的断裂。在应力-应变曲线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屈服阶段,可能是材料内产生了缺陷。通过本次试验让我们对于所学知识在实验中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于蠕变现象的理解,并且了解了拉伸试验过程中应该注意试件的选择等注意事项。实验小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3241纳米压痕实验实验数据分析纳米压痕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材料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2.了解纳米压痕法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原理。3. 掌握载荷-位移曲线的分析手段。4.用纳米压痕方法测定低碳钢的杨氏模量与硬度。。2光纤灯扫描器控制器1防震器63光镜控制器传感器控制器54XYZ控制器纳米压痕仪的操作说明⑴打开玻璃小窗,搁置样品纳米压痕仪的操作说明(2) 开启电脑,打开仪器。样品台传感器注意: 样品前低后高、左低右高 样品间隔大于传感器尺寸光学显微镜视场Air Indent力-时间曲线MarkH-Pattern纳米压痕仪的操作说明(3) 打开软件,进行H-Pattern和Air Indent校准。保载卸载加载最大载荷时间4000uN纳米压痕仪的操作说明(4) 选择位置,设定载荷、时间参数,进行压痕实验。(5)实验完毕,拷贝数据,关闭仪器,最后关闭电脑。 P硬度: LoadingUnloading杨氏模量: h载荷-位移曲线纳米压痕实验实验原理 通常情况下,压痕过程包括两个步骤,即所谓的加载过程与卸载过程。压痕示意图, 纳米压痕实验 实验数据分析纳米压痕载荷-位移的变化曲线随着实验载荷的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加,当载荷达到最大值时,位移亦达到最大值即最大压痕深度 ;随后卸载,得到残留压痕深度 。纳米压痕实验纳米压痕实验数据TeamTime-stephf(nm)Er(GPa)H(GPa)E(Gpa)18mN 2-3-2s.hys159.5055305.579210233228mN 2-60-2s.hys190.2099230.04817.218142261.944238mN 2-30-2s.hys202.686208.39256.798749231.803348mN 2-20s-2.hys207.4712187.31636.111736203.776958mN 2-2s.hys217.9895210.09145.675649234.117568mN 20-2s.hys230.0504195.12725.294287214.018678mN 2-20s.hys391.9674164.14421.852063174.3525纳米压痕实验实验数据分析尺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