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建史部分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1)城池防御建筑——防御功能(2)宫殿建筑——帝王议政和居住场所的专称(3)坛庙建筑——坛、庙、祠等类型(4)宗教建筑——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5)民居建筑——洞穴、半穴居、三和式、回廊、四合院(6)园林建筑、西方几何式构图、伊斯兰规整式(7)陵墓建筑——祭祀和安葬逝者的建筑木构架建筑的立面造型 《木经》中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一、台基二、屋身三、屋顶(二)台基的构成台明——台基的主体栏杆——台基的栏杆台阶——台基的踏步月台——台基的延伸明清时期台阶的种类以及特点垂带踏跺:在踏跺两旁设置垂带石的踏道。如意踏跺:不用垂带石的踏跺——等级较低用于住宅和园林建筑,阶梯高差比1:2礓礤:坡道的一种又称慢道有效的防滑,一般用于室外高差较小的地方。斜道:(御路、陛石)是坡度很平缓用来行车的坡道,通常和阶梯形踏跺组合一起使用(称为御路踏跺)4.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庑殿(五脊、四阿)顶重檐庑殿顶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巧妙而科学的木质框架结构1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类型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干阑式抬梁式:春秋时完成穿斗式: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汉时已成熟,南方各省多用。井干式:汉代以前多用, 商墓中用,如今很少。 是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直接以圆木、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形成房屋四壁,像古代井上的木围栏。需大量使用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都受到很大影响。中国商代墓椁中已应用井干式结构。 二、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大木构件。斗栱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二、斗栱(一)斗栱的作用1.增加承托的作用2.出跳形成悬臂梁支撑挑檐檩3.联结柱网:均匀传递荷载4.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5.减震:吸收震波6.装饰作用7.等级标志8.模数作用(二)斗栱的组成 斗、栱、昂、升、枋(三)斗栱的出跳1.宋称铺作:指一层层的小木块叠加起来,形象地表示斗栱的层次。出一跳——四铺作出二跳——五铺作出三跳——六铺作出四跳——七铺作出五跳——八铺作栌斗、耍头、衬方头为常数—“3”出一跳即加一华拱可数得4铺作或加一昂头也可数得4铺作宋《营造法式》中称一组斗栱为一朵;每朵斗栱最下边的大垫块称栌斗;向前后(内外)挑出的栱称华栱,每挑出一个华栱称一(单)抄;从槫下平行于屋面向斜下方出挑的是下昂,“X抄X下昂”是度量铺作单位之一; (四)斗栱的类别清代柱头科——柱头铺作宋代平身科——补间铺作角科——转角铺作柱头科:承托梁,受力斗栱平身科:没有梁架,间接受力宋代 材分八等:据等级之别而用:一等材6寸x9寸 八等材3寸x4.5寸柱径大小已被确定:2个足材到3材即42分…45分之间(五)斗栱中的模数宋代材分(fèn)制: 斗栱或素方用料的 断面尺寸为一材材的高宽比为3∶2清代斗口制:取平身科大斗开口的大小 一个斗口为10分(比宋计算方便) 材分十一等1-4等:没用过5-6等:大殿7-8等:厅堂8-9等:亭、榭等:给装修用四、对木构架的评析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处理的特点(1)单座建筑从形体到各部分构件,利用木构架的组合和各构件的形状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记性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2)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随着组群建筑的性质与规模大小,产生各种不同方式。例如,宫殿、坛庙建筑多以附属建筑来衬托;衬托性质的建筑如:阙,春秋时期建于宫殿正门前,汉朝盛行建阙;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3)中国古代建筑的室内装饰是随着起居习惯和装修、家具的演变而逐步发生变化。(4)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从春秋时起不断发展,大致在明代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手法,不过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又有若干差别。 四、对木构架的评析(一)木构架是梁柱框架体系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1.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 (宫殿、民居、亭子都可)2.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北方、南方)3.可以搭配使用各种地方材料(石材、竹、土)4.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轻巧、浑厚) (二)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分制,清代用斗口制作标准。 1.优点:易设计、易建造、易备料 易雇工、易普及、水平有保证 体现了功能、技术、造型结合的理性 2.缺点: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 发展迟缓,当发展成熟的时候 没有跳到另一个体系里去 (三)木构架的技术局限: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梁架之间缺乏联系(榀与榀之间)。梁架和基础结合得不密切——浅基础。梁的断面后期不合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优点:1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