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教资统考专业知识语文基础知识重要考点(十四)
2016教资统考专业知识:语文基础知识重要考点(十四)
云南教师资格考试请访问云南教师考试网,为了更好的协助大家备考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中公云南教师考试网为大家准备了云南教师资格证的相关考试题型,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云南教师考试网祝大家早日成功。
【重点文言虚词 二 】
1.若
1 用作代词。
①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若毒之乎? 你
②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如: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2 用作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②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如: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
2.所
1 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2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3 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3.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 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⑥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如: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2 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如: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4.焉
1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于是余有叹焉。
2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5.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 表示判断语气的,如:死生,昼夜事也。
2 表示肯定语气的,如: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3 表示疑问语气的,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4 表示感叹语气的,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6.以
1 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 凭 什么身份”等。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教师考试资讯、真题请点击教师网
云南教师考试网提供云南教师招聘、云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真题资料,教师考试选中公快速提分好轻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创业管理(第5版)张玉利_课后习题答案.pdf
- 平面国----优质课件可编辑.pptx VIP
- IPC9151C2010印制板工艺产量质量和相关可靠性PCQR2基准测试标准和数据库.docx VIP
- 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职业规划.pptx VIP
- 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 - 孙汉虹.pdf
- 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版.pdf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听力).docx VIP
- AP1000失去主给水事故模拟.docx
-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安装监理组织方案.docx VIP
- GB 4706.1标准解读_从模块上分析标准结构 -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系统.xls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