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政治后冲刺复习:诗词哲理选择题专项训练.docVIP

2009届高考政治后冲刺复习:诗词哲理选择题专项训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届高考政治后冲刺复习:诗词哲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2009届高考政治最后冲刺复习:诗词哲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单项选择题。 1、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 )命题。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 2、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 )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   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 )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 )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 )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4)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A、(1)(4)   B、(2)(3)   C、(1)(3)   D、(2)(4) 8、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9、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增添春节喜庆,植物学家在冬天培育出盛开的莲花。材料中包含的哲理是( ) 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10、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11、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新出现的事物变化总比旧事物优越 12、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 A、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变化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回答13-14题。 13、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 ) A、“语不惊人死不休” 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 C、出奇制胜 D、写出好文章 14、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 ) A、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 B、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 C、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 D、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 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柳宗元也有名句“欵乃一声山水绿”。同是一个“绿”,可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据此回答15-16题。 15、前后两个“绿”字都是( ) A、客观实际 B、诗人大脑的产物 C、诗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 D、诗人的主观想象 16、两个绿字的词性不同,是人们( ) A、认识事物的需要 B、思维习惯的不同 C、改造世界的需要 D、审美情趣不同 17、“夕阳无限好,只

文档评论(0)

zhanci3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