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K试卷模板
赫章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内容必修一第七单元和必修二第一单元(一到四课)
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史料记载:“所种土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其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牛耕
2.西周时“一人跖 踏 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 B.农具与技术的改进
C.郡县制的普遍建立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了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小农经济在我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下列关于小农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它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③ D.①③④ Y Y Y Y
X X X X A B C D
19.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 明代 海上 松江府一带 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
C.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
D.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20.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件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1.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22.据张瀚《松窗梦话》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
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受到欢迎
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
23.宋代的温州地区“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温州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温州成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之一
B.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
C.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温州的手工业的区域分工
D.手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资源的分布的影响较大
24.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扎,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诗中体现的历史信息包括 ①男女平等 ②男耕女织 ③自给自足 ④民风淳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5.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 ”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非选择题……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绣……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汉元帝时,贡禹表称)方今齐三服官(负责制天子服用)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属广汉主 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材料四:“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荀子·儒效》)“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 求利。”(《唐六典》)
请回答:
材料一中“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是什么?材料二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4分)
根据材料三说明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汉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及经营特点。(6分)
据材料四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在技术的传承上具有怎样的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7.阅读材料: 16分
材料一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二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的对外政策也相应作出了重大调整。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得到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