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母亲﹙高二现代散文阅读﹚.ppt
学习目标 1.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分析母亲的形象,概括母亲的品性。 2.理解母亲对“我”做人的教导,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3.掌握本文通过日常生活片段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作者资料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现代著名诗人、学者。14岁到上海求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论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因猝发心脏病逝世。享年72岁。 字词梳理 1.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2.翳(yì):指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3.败子:即败家子。 4.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5. 麇(jūn )先生:胡适小时候的名字叫“嗣穈”、昵称“穈儿”。 6.庶(shù)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 7.八都:胡适故乡为安徽绩溪上庄村,旧属绩溪县八都乡。 8.太子会:皖南一带的神会,据说唐代的张巡曾被追赠为通真三太子,太子神即指在安史之乱中保卫江淮的张巡。 9.浪人:游荡无赖之徒。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同时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与惋惜之情。 第二部分(5~12):叙写母亲生活中的几个片断,表现母亲的性格品质,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直接教育与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 分组讨论 课文写了有关母亲的哪几件事? 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哪些特点? 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用功读书。 严格管束我,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我得了眼翳,她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气量大,性子好,事事留心,事事容忍。 新年之际,债主要债,她小心应付,从不骂大哥一句,不露出一点怒色。 大哥的女儿只比我小一岁,饮食起居总和我一样。每次和她起争执,母亲总要我事事让着她。 最仁慈,最温和,从没一句伤人的话。 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她就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嫂子生气时打骂孩子,母亲只装听不见,悄悄走出去,或到邻居家去闲谈,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把五叔喊来,当面质问,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问题探究1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答案解析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出了童年生活的单调与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问题探究2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了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答案解析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景,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影响。这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体现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文章主旨 文章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九年之中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及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写作手法 1.记叙与抒情相融合 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主要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辅之以画龙点睛的直抒胸臆。如“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记叙后抒情,非常感人。 写作手法 2.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些语句就饱蘸感情,如:“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