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治污的成败与得失中特17班课题组2015年11月——以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为背景导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不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习近平APEC欢迎宴会上致辞一、中国生态环境现状二、对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原因的分析三、目前中国解决生态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四、治理生态环境的成败得失目录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环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一、中国生态环境现状中国生态环境是指人们生活环境的状况。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方面。第一类是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资源过度开发,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能源紧张、淡水短缺、野生动植物灭绝等等现象;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表现第三类是技术失控或滥用引起的负效应,典型的如核技术污染,包括现在尚未获得准确评估的转基因技术、电子技术、空间技术都可能带来始料未及的环境后果。第二类是由于人类活动将污染物向环境过度排放,造成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还有化学污染、物理污染,乃至气候变化等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粮食安全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我国生态环境现存问题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1)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A.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居世界第四河川径流27000亿m3居世界第六人均2600m3为世界1/4居88位570座城市364座缺水50座严重缺水7000万人,5500万牲畜饮水问题B.水污染问题严重七大水系,一半以上污染严重86%城市河段水质超标近2800km河段鱼类灭绝淮河水系,80%水呈黑绿色,过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2)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河床抬高、湖泊淤积洪涝灾害频繁黄河流域输入黄河泥沙14.7亿吨,黄土高原地区占1/2全国200个贫困县87%分布在水土流失地区(3)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三江源地区的草场退化(4)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农药毒效大、残留高化肥污染污水灌溉2001年发生农业污染事故1998起,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5)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城市生态环境恶化1.人口压力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既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二、对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原因的分析2.工业化压力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3.市场压力: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者外部不经济效应,环境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这种公共财产的提供(例如清洁水,良好的大气环境),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且多一些人享受它的好处并不会加大总成本。但是如果没有公共财产,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公共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受到破坏(例如污染水,污染大气等)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只有政府是公共财产的提供者。来自市场经济的压力愈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愈大。为了改变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采取行动刻不容缓。否则,日益扩大的生态赤字将使其他领域所获得的成绩不是大打折扣,就是黯然失色。4.主观方面诱因(1)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片面, 以及对自然界过量索取造成的苦果。(2)在经济现代化发展中, 普遍存在着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以至牺牲保护生态环境目标、忽视宏观调控和全球协调的倾向。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印度]甘地(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978年至1989年党的十三中全会)(1)倡导全民义务植树(2)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3)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2】全面展开阶段(1989年至2002年党的十六的召开)(1)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2)将生态环境上升到生产力高度(3)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