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县第一初级中学 政史地教研组 复习七下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夯实基础: 读背基础知识,学生互相提问。时间6分钟 (1)法律?特征?作用?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3)犯罪行为的含义、特征?刑罚的含义、种类、主刑、附加刑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5)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原因?专门法律?四道防线? (6)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是?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其中常用的有效手段是? (7)打官司是指____,类型? (8)未成年人怎样与违法犯罪做斗争? 请你当法官 某校15岁的初中学生小强,父母在外打工,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问,回家时发现小强犯了错误就是毒打。因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小强在学校不遵规守纪,老师也不管他,他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经常打游戏机而夜不归宿。为筹打游戏机的钱而实施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决定依法对其严惩,判处小强拘役和有期徒刑五年。 老师认为,有五处不当或不合法之处。请你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 ⑴家庭保护做得不到位,小强的父母没有很好地履行对小强监护和教育的责任,没有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违背了有关要求。 ⑵学校保护做得不到位,对小强的不良行为,老师应该及时的批评教育,老师的管教就是保护。 ⑶“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是不对的。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案件不得公开审理。 ⑷“法院决定对小强进行严惩”是不对的。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要求,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⑸“判处小强拘役和有期徒刑五年”是错误的,拘役和有期徒刑都是主刑,主刑不能附加于主刑。 总结强调、导入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 道德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如何智斗歹徒? 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抓获不法分子;不能视而不见,不提倡硬拼。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知识梳理课标考点 真题精讲感悟中考 拓展训练知能升级 考点 考??试 内??容 考试水平ABC 说明:“A”为“识记”要求;“B”为“理解”要求;“C”为“运用”要求。C要求包含A、B要求;B要求包含A要求。初中5册书总共93个考点,本单元占8个。 17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A) 18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B) 19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A) 20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A) 21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2015调整B-C】 22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A) 23根据搜集到的案例,理解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B) 24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中涉及未成年人容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2015调整C-B】 【直击中考】 命题趋势: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但是未成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法制观念不高,容易受到各方面的侵害。因此学法用法、依法自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最近几年,“校园安全问题”、“网络问题”、“黄、赌、毒现象”、“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关注留守儿童”等热点问题频频出现在各省市中考试题中。 考查内容与法律的基本知识及九年级国情中“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整合,多以选择题和背景材料题出现,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命题形式向开放性和综合性方向发展。 【直击中考】 如感受法律尊严的试题,主要内容如法律的特征、作用,违法与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等。这部分内容多以选择题和背景材料题出现,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命题形式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所给材料中主人公的行为性质、对应的法律责任及相应的启示等。检验考生的是非立场,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确法律的权威。 【直击中考】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及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的试题,考点内容侧重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机关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以及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义务教育法”考查考生对法律规定的四种特殊保护的认识,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与应承担的义务。通过案例、漫画、背景材料等形式,考查考生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