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波电路CAD 主 讲 :王 斌 wangbin1@cqupt.edu.cn 4.高频功率放大器 一、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特点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二、高频功率放大器性能指标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按照晶体管导通情况 按照晶体管等效电路 4.高频功率放大器 A类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B类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C类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集电极动态特性 4.高频功率放大器 C类功放的3种工作状态和4个电路要素 4.高频功率放大器 负载特性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集电极调幅特性 4.高频功率放大器 基极调幅特性 4.高频功率放大器 倍频 4.高频功率放大器 C类放大器的馈电电路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实用电路 4.高频功率放大器 D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4.高频功率放大器 E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 * 光电工程学院 4·1 概述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目标是要得到足够大的信号功率输出。在满足这个目标的前提下,还要尽量追求具有比较高的效率、比较小的失真、比较低的电源电压等方面的指标。 从功放的使用要求来看,根据其工作频率范围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宽带功放(f0/BW0.72)和窄带功放( f0/BW0.7 10)。在RF频率范围内,多数采用窄带功放电路。 高频功率放大器由:晶体管、偏置电路、扼流圈、阻抗变换网络和负载共同构成。其工作特点是:低电压、大电流。 高频大电流工作引起的几个问题: a、大电流工作对晶体管的制作工艺提出了特定要求,大电流与芯片面积、极间电容间的矛盾; b、高频率工作所引起的电路寄生参数影响增大的问题,以射极引线电感为代表; c、大功率与晶体管相对较小的输入输出阻抗引起的匹配上的问题; d、大电流引起的消耗功率。 高频放大器实现时,通常采用单管放大,并使用共射(共源)组态。 集电极效率 功率增加效率 杂散输出与噪声 线性特性 功率:手持机功率一般为0.3~0.6W, 基站为10~100W 效率:功放的重要指标。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交流信号输出,另一部分则消耗在晶体管及耦合电路上。损耗的存在不仅导致经济指标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它转换成热能后会使晶体管的温度迅速上升,对电路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从Pc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对于工作在放大区的晶体管电路来讲,减小晶体管的导通时间是提高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B类放大器:q=90o ,放大/截止区工作,推挽输出。 =C类放大器:q90o ,放大/截止区工作,回路选频输出。 =D类放大器:饱和/截止区工作,低通滤波(续流)输出。 下面是计算功率和效率的一些主要关系式: 提高效率的途径 4·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A类——在信号的一周期内管子均导通 B类——在信号的一周期内管子只有一半时间导通 C类——导通时间小于一半周期 A、B、C属于一类,晶体管等效为一个受控电流源 D、E、F属于一类,晶体管等效为受输入信号控制的开关。 4·3 A、B类功率放大器 为了获得最大输出功率,设置: 最佳负载为: 最大输出功率: 电源供给功率: 最大集电极效率: AB类放大器 B类放大器半周导通半周截止,通常做成推挽形式,两个半波在负载上合成完整的正弦波。 电源供给功率: 集电极效率: 两管总功率: 4·4 C类功率放大器 由于C类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波形是余弦脉冲形的,要在负载上得到完整的正弦电压波形输出,必须要借助于滤波器。集电极接谐振回路是最常见的方式,因此也称为C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器件的转移特性为: 其中 器件的转移特性 vBE ? iC: 输入信号vBE : VBB + vi: 当输入信号幅度Vim1时,晶体管的转移特性可以用折线表示. 时的wt对应于导通角q 余弦尖峰脉冲电流最大值: 在信号的整周期内输出端不进入饱和区的情况下,求解步骤如下: (VBB,VD,Vim=q,Icm) ---(ic(t),Ic0,Ic1,Ic2,….,Ze(nw0)) ---(Vom,Po,Pdc,hc) 导通时,集电极输出电流: 将ic展开为傅里叶级数: 由余弦电压分解系数有: 集电极负载Ze(nw0): 其中x为集电极电源电压利用率,随着x 上升,输出功率和效率都会上升。 图中画出了a0~a3的曲线,其中 g1(q)=a1(q)/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