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球的外衣》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要点.doc

《地球的外衣》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科学【八上】 【第2章】地球的外衣 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第1节 大气层 【知识点总结】 大气的存在 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它像一件外衣保护着地球。 大气的作用 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 大气层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温差很大。 大气的温度 大气温度是垂直分布的,它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 大气的分层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大气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 对流层(第一层):0-12(8-17)千米,天气现象的发生地。 平流层(第二层):17-55千米,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民航客机一般航行在这一层。 中间层(第三层):55-85千米,大部分流星在中间层被燃尽。 暖 层(第四层):85-500千米,(电离层)气体电离、反射无线电波、产生北极光。 外层(第五层):500千米以外,外层就是地球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通信卫星在外层绕地球转动 在1000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的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真空。 为什么哈勃望远镜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所处的这个高度空气稀薄,温度高,太阳辐射强。 对流层 概念:对流层就是大气的底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 对流运动示意图 液体对流初步规律:受热处液体上升,两侧温度较低的地方液体下沉,即: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形成水的对流。 空气对流初步规律: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空气的对流。密度大(冷)的下沉,密度小(热)的上升。 对流层的特点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因此,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 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层因此得名。 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是8千米,地面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运输,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的特点 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热原:紫外线) 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 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同步练习1】 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对流层占据可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填图:下图为大气对流运动的示意图,请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出大气对流运动的正确方向: 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B、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第2节 天气和气温 【知识点总结】 天气是什么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如刮风、下雨、雷电等。 天气的主要要素: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天气特点: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短时间的,多变的。 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综合特征。如:终年高温、四季如春等。 气候的特点:是较长时间,变化不大的。 气温 概念: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它告知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有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等。 气温的测量: 测量工具:温度计,气温度量单位:摄氏度(℃)。 温度计类型:普通温度计(定时测量气温)、最高温度计(测量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温度计(测量一天中最低气温)。 百叶箱:气象观测中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百叶箱离地约1.5米,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因为我们所测定的气温是指没有太阳光直射的流通的空气的温度,而白色的百叶箱可以把光反射回去,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3~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这四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14时)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