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再别康桥15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其孰能讥之乎? 3、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924年6月,林徽因 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 时赴美攻读建筑学。 1928年两人结婚。 1949年9月到1950年6 月,她与清华大学建筑 系的几位教师一起完成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图案的设计任务。 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 徐志摩与康桥 ……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者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8年诗人重到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时光。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由于这是作者旧地重游,重访昔日进修、留下美好记忆的学府所在地—康桥,故以“再别康桥”为题。 诗歌第二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 1、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 2、写出了柳的娇美、柔媚 3、体现了作者对柳的喜爱及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改写第二、三节 不经意间,我瞧见波光粼粼中那个婀娜摇曳的身影。我的心被轻轻一弹,荡开一圈圈涟漪。于是,向前张望,是披着余晖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飘荡,莫不是想当今夕的新娘?微风调皮地轻吻水的面颊,我连忙俯身,想看柳儿的倩影,是否妖娆依旧。 * * * * 1、找出诗中的意象,把握意境,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2、欣赏本诗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徐志摩 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 浙江省海宁人。 是金庸的表兄。 追求“爱,自由和美” 主要作品有诗集: 《猛虎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1920年-1922年徐志摩在康桥也就是剑桥大学王家学院深造。这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你的性灵。”为此,回国前夕他写下了《康桥再会吧》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 结构全解: 再别康桥 第一部分 (1) 第二部分 (2-6) 第三部分 (7) 作别母校生离愁 泛舟康桥来寻梦 悄悄离去心忧伤 离愁 别绪 与 指诗歌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的结果。 是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具体物象。 意 象 是 体 现 意 境 的 基 础 意 境 意 象 意境 意象 金柳 软泥 青荇 柔波 潭水星辉 夏虫 描幽静宁谧之景 状依恋不舍之情 意 象 意 境 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文中你最 喜欢的一节或两节 *

文档评论(0)

5500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