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进行“十个全覆盖”的目的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2013年,自治区投入扶贫开发资金超过100亿元,40.8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今年,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力争年内再解决4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确保到2017年基本解决全区的贫困问题。 2.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实施“十个全覆盖”之前,内蒙古还有8868个嘎查村不通水泥路,6000多个嘎查村没有标准化的卫生室、文化室、便民连锁超市。1007万农牧民中还有160万人住在危土房里,180万人饮水不安全,157万人没有解决温饱。 3.切实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城乡差别,主要表现在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不均衡两个方面。 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坚持把公共服务的重点放到农村牧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十个全覆盖”的进程和成果 1.进程 计划从2014年到2016年,内蒙古计划3年时间投资800亿元,对农村牧区全部11224个嘎查村、1144个国营农牧林场的分场实施改造。 2.成果 计十大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向农村牧区提供水、电、路等公共产品,延伸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拉动区内经济增长。 截至目前,全区有9388个嘎查村开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共完成投资561亿元。其中,36万户农牧民住进了温暖舒适的新居,201万农牧民和学校师生喝上了安全水,7279个嘎查村的农牧民走上了整洁路;激活农牧民筹资投劳投入125亿元,吸引企业垫资及社会投入41亿元,拉动了能源、建材、体育、文化、信息、养老等相关产业发展 3.内蒙古各盟市基本情况 1)乌海:/system/2015/10/23/011794871.shtml 2)巴彦诺尔:/2014/1103/1773134.shtml 3)呼和浩特: /2015/1012/2042781.shtml 4)包头: /info/1143/83111.htm 5)鄂尔多斯: /2015/0929/2035796.shtml 6)乌兰察布: /2015/0603/1940687.shtml 7)锡林郭勒: /xlglzx/mndt/201502/1314748.html 8)阿拉善: /n/2015/1009/c196689html 9)赤峰: /n/2015/0921/c196689html 10)通辽: /xwzx/2015-09/18/c_1116602863.htm 11)兴安盟: /system/2014/11/26/011580060.shtml 12)呼伦贝尔: /fabu/xwdt/ms/201509/493133.html 十个全覆盖 一、“十个全覆盖”的提出及内容 1.提出 “十个全覆盖”是自治区成立以来最大民生工程,是在2014年1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工作会议上提出的。 2.基本内容 一是危房改造,完成52万户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9个边境旗县的危房改造任务今年全面完成,消除农牧民住房安全隐患。 危房是指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鉴定属于整栋危房(D级)或局部危险(C级)的房屋。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对象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分散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农村贫困农户。 不得纳入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资金范围内的危房改造对象:一是对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二是有两处以上住房,其中一处是最危险的;三是不属居住的临时用房、简易房,不影响人员生活的独立厨房、厕所和畜禽养殖圈舍等;四是已经纳入地质灾害防治搬迁避让规划的住房重建户,以及因灾倒损重建户 二是安全饮水,通过安装自来水、实施供水基本井、筒井、单户水处理设施、集蓄水窖工程等方式,集中解决170万农牧民安全饮水问题。 1.地下水质超标。 2.浅层地下水污染。 3.旱井和水窖的卫生问题。 4.直接饮用的江河、湖泊污染问题。 三是街巷硬化,完成8668个嘎查村(场)的街巷硬化,全面改善农牧民出行难的状况。 在各方合力推进下,目前,嘎查村街巷硬化工作已经改变了许多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在通辽市科左中旗那仁嘎查,宽敞的水泥路直通村内,绿树掩映下一排排红顶白墙的瓦房整齐排列,一个田成方、树成林、路相通、院分区、房规范的文明小康新村呈现在人们眼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