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水体要点.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6 水体考查点一 水循环内容索引考查点二 河流专题提升练考查点三 洋流考向 水循环(2015·全国文综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右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悟真题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解析 由图可知该“雨水花园”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很容易使上层经过植物及各填充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再加上蒸发,种植土层的水分变化较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种植土层的水分,树皮覆盖能达到保持土壤水分的目的。D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解析 地表雨水下渗后途经种植土层和砂层,这两层可过滤、吸附雨水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B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解析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使地表径流减少,起到控制雨洪的作用。C1.从水循环各环节与其他地球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理解水循环的意义,结合图文信息解释水循环与流水作用的关系、对地区小气候的调节作用。2.关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如植树种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城市化等;分析城市洪水、水资源短缺等现实问题的成因。明考向1.知识关联区域图(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水循环(类型、环节、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不利)。2.易错点(1)人类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环节是地表径流。析考点(2)外流区域既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3)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4)水循环数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5)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最广的是海陆间循环。3.方法技巧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已能较大影响三个环节,只有水汽输送环节影响较小,各环节的影响举例如下图:题组 水循环对点练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解析 自然循环包括②地表径流、④蒸发和蒸腾、⑤下渗、⑥大气输送等环节;社会循环包括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人工降水。结合图形可知,①、③、⑦分别为跨流域调水、管道输水、人工降水,因此选择D项。D2.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解析 人类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下渗,即增加⑤,A对;大量开采地下水,蒸发和蒸腾④可能减少;污水回收利用,地表径流使用量减少,②增加;城市绿地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物蒸腾的面积,进而增加⑥大气输送。A1.(2015·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1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考向1 河流补给与河流水文特征悟真题材料二 图2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补给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雨水冰川融水(2015·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2~3题。2.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解析 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大。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小。图中两者距离1975~1978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故D正确。D3.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 1992~1997年期间两者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只有B项所述能出现这一现象。故B正确。B(2015·全国文综Ⅱ)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