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9 人口、城市与交通考查点一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内容索引考查点二 城市化和城市体系专题提升练考查点三 城市空间结构考查点四 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向1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悟真题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人口结构图的含义。比较a方案和c方案两图可知,a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小,而c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大,故D选项正确。D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解析 分析三种生育率方案可知,a方案生育率太低,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太大,老龄化问题严重,而c方案生育率较高,导致少儿人口比重较大,出现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方案生育率使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故该方案较合理。B3.(2015·广东文综)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考向2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A.海南 B.四川C.广东 D.浙江解析 人口折线图的纵坐标为人口总数,横坐标为年份,图示该省份为人口总数在8000万以上的人口大省,包括广东、四川、山东、河南,选项中只有四川、广东符合要求。该省常住人口数量处于下降趋势,人口迁出为主要形式,四川省为劳务输出大省,符合题目要求。答案 B(2015·山东文综)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4~5题。4.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解析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所以吸引了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因此,城乡收入差距大是影响我国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故选C。C5.“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解析 当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往城市,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现象,导致当地耕地撂荒,出现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加剧了农村老龄化的进程,故选A。A(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第6题。6.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人口迁出比例南方比北方高,沿海城市比内陆城市高,故A、D项错误;甲地迁往重庆市的人口比例并不高,故B项错误;甲地人口迁出比例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故C项正确。C7.(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解析 乙区域之所以成为“秦腔飞地”主要是由于位于古丝绸之路上,加之地理环境优越,大量的中原移民在这里定居,并世代生息和繁衍。答案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8~9题。考向3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8.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读懂人口金字塔图,明确人口比重与人口数量的区别。0~14岁人口的比例是1982年高于2009年,所以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14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2009年大于1982年,所以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小于2009年;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1982年20~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例虽然高于2009年,但是2009年人口总数高于1982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 Y-T 1118-2001 石膏绷带 粘胶型.pdf VIP
- 中职语文《江姐》(节选) 知识清单.docx VIP
- 绝望的主妇经典台词1-8季中英对照.pdf VIP
- 华力液压模块车(SPMT)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保安员(初级)考试模拟100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课课贴(彩虹版).pdf VIP
- GZ055 环境艺术设计赛项赛题15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赛题 .pdf VIP
- 12小学体育二年级课程纲要.doc VIP
- 粘胶型石膏绷带产品技术要求2023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华东师大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