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合变形的概念 前面几章研究了构件的基本受力与变形: 轴向拉(压)、扭转、平面弯曲。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组合的情况称为组合变形。 所有由基本受力组合产生的杆件内力称为组合受力。 在组合受力的计算中,通常都是由力作用的独立性原理出发的。在线弹性范围内,可以假设作用在体系上的诸载荷中的任一个所引起的变形对其它载荷作用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实验表明,在小变形情况下,这个原理是足够精确的。因此,可先分别计算每一种基本变形情况下的应力和变形,然后采用叠加原理计算所有载荷对弹性体系所引起的总应力和总变形。 §10-1 斜弯曲 一、应力计算、中性轴的位置 下面确定中性轴的位置: 故中性轴的方程为: 中性轴是一条通过截面形心的直线。 二、位移计算 斜弯曲概念 为了计算梁在斜弯曲时的挠度,仍应用叠加法 梁弯曲后挠曲线所在平面与载荷作用面不重合,这种弯曲称为 §10-2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例:一折杆由两根圆杆焊接而成,已知圆杆直径d=100mm,试求圆杆的最大拉应力σt和最大压应力 σc 。 解: 圆截面杆的偏心压缩: 矩形截面杆的偏心拉伸或压缩: §10-3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A截面为危险截面 例:图示悬臂梁的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C为形心,梁上作用有均布载荷q,其作用方向及位置如图所示,该梁变形有四种答案: (A)平面弯曲; (B)斜弯曲; (C)纯弯曲; (D)弯扭结合。 例:图示Z形截面杆,在自由端作用一集中力P,该杆的变形设有四种答案: (A)平面弯曲变形; (B)斜弯曲变形; (C)弯扭组合变形; (D)压弯组合变形。 例:具有切槽的正方形木杆,受力如图。求: (1)m-m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σt 和最大压应力σc; (2)此σt是截面削弱前的σt值的几倍? 解:(1) 例:图示偏心受压杆。试求该杆中不出现拉应力时的最大偏心距。 例:偏心拉伸杆,弹性模量为E,尺寸、受力如图所示。求: (1)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的位置和数值; (2)AB长度的改变量。 例:求图示杆在P=100kN作用下的σt数值,并指明所在位置。 例:空心圆轴的外径D=200mm,内径d=160mm。在端部有集中力P =60kN ,作用点为切于圆周的A点。[σ]=80MPa,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 直径为20mm的圆截面水平直角折杆,受垂直力P=0.2kN,已知[σ]=170MPa。试用第三强度理论确定a的许可值。 圆截面水平直角折杆,直径d=60mm,垂直分布载荷q=0.8kN/m;[σ]=80MPa。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 Wt=2W 圆截面杆弯扭组合变形时的当量应力: 注:1、公式只适用于圆杆或圆环截面杆。 2、对于非圆截面杆由于Wt≠2W,公式不适用。 第三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当量弯矩 CL11TU20 √ CL11TU21 √ CL11TU22 CL11TU23 解: CL11TU24 解:(1) 最大拉应力发生在AB线上各点 最大压应力发生在CD线上各点 CL11TU25 解:(1) 最大拉应力发生在后背面上各点处 CL11TU26 CL11TU27 CL11TU28 * 第10章 组合受力与变形 杆件的强度计算 下章 目录 CL11TU1,2 工程实例 1. 简化荷载:用静力等效的载荷,使每一组力只 引起一种基本变形。 2. 按基本变形求解每组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位移。 3. 按叠加原理叠加求出组合变形的解。 研究步骤 1. 简化外力: 斜弯曲——荷载不作用在构件的纵向对称面内, 梁的轴线变形后不在位于外力所在平面内。 矩形截面梁的斜弯曲 CL11TU3 C 2. 按基本变形求各自应力: CL11TU4 C点总应力: 设中性轴上某一点的坐标为 y0 、 z0,则由中性轴上 中性轴 CL11TU5 ?为中性轴与Y轴夹角 中性轴 CL11TU6 注: 1)中性轴仍过截面形心; 2)中性轴把截面分为受拉 、受压两个区域; 3)同一横截面上 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点处; 4)若截面为曲线周边时 ,可作//于中性轴之切线, 切点为 1)危险截面:当X=0时, 同时取最大 故固定端处为危险面 2)危险点:危险面上 点 强度计算式: 强度计算 CL11TU7 xy平面内: xz平面内: 中性轴 总挠度f与中 性轴垂直 CL11TU8 f与Z轴的夹角: 载荷平面 挠曲线平面 CL11TU9 1)中性轴仍垂直于挠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0章_VOC污染控制导论.ppt
- 大学物理实验大全(实验数据)解决方案.docx
- 第10章_典型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导论.ppt
- 第10章_高分子的磁学性能导论.ppt
- 大学物理下复习解决方案.ppt
- 大学物理下解决方案.ppt
- 大学物理下量子力学基础03解决方案.ppt
- 大学物理下量子力学基础06解决方案.ppt
- 第10章_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差导论.ppt
- 大学物理下总复习解决方案.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