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排除犯罪的事由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排除犯罪的事由 主讲人:崔雅琼 三全学院法学教研室 主要内容 Contents 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必须负刑事责任吗? 正当防卫 概念解读 所谓正当防卫,是指用给不法侵害者造成某种损害的方法,来保卫是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的行为。 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一个法律武器,公民应当掌握好这个武器。当遇到抢劫、盗窃、强奸、行凶、杀人、放火等等违法犯罪行为时,就要善于运用正当防卫行为来维护合法权利。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神圣权利,公民应牢记这个权利,善于运用这个权利,保卫国家、公共利益,保卫本人和他人的合法权利。 (1)起因条件:现实的不法侵害(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紧迫性)。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3)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包括共犯中的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人。 (4)主观条件:防卫人必须有防卫的目的。防卫的目的指为了保护自己为法所保护的利益。 (5)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防卫过当不是罪名,只是一个法定的量刑原则。 防卫过当的行为触犯什么罪名就定什么罪 处罚原则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被告人白雪峰和死者常金柱以及其他农民若干人一同到乡政府住地修公路,全部住在乡政府会议室内。9月1日晚8时左右,被告人白雪峰从宿舍出来给牲口添草,然后在牲口棚附近小便。这时,死者常金柱在街上喝完酒后回来,一进乡政府大院,看见被告人在那小便,便上前无故寻衅,对被告人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服不服?”随后,上前踢了两脚,又打了一拳。当时在场的同村农民杨景玉上去解劝,被常踢了一脚。被告人见有人劝阻,趁机跑回宿舍,以躲开常金柱的无理纠缠。常金柱却又追到屋内,举起铁锹去打被告人,被告人见状,只好从屋内地上也拾起一把铁锹上前迎挡。此时,在场的其他人上前把双方拉开,并夺下被告人手中的铁锹。但常金柱的铁锹没有抢下,拉劝中常金柱打了拉劝的人。双方被拉开后,常还是不肯罢休,又举起手中的铁锹去砍被告人。 这时,常金柱和被告人之间仅有一米左右远的距离,被告人紧靠床铺边上,已经无处可躲了,看见常举锹砍了过来,便顺手从自己衣兜中摸出一把水果刀(刀刃长7.5厘米),握在右手中,迎上一步,在常金柱举锹砍来未落下的一瞬间,用手朝常金柱的前胸推过去,右手中的水果刀刺入常的左胸,常被刺后倒退了两步,倒在地上,才松开手中的铁锹,后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 经医检确认,利器刺穿心脏,失血性休克死亡。次日早,当被告人得知常已死亡的消息,即携刀去当地派出所投案自首。 邓玉娇案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服务员邓玉娇在反抗当地官员侵害时顺手用修脚刀将一名镇招商办主任刺死,另一名受伤。在邓玉娇主动投案自首后, 巴东县公安局以邓 玉娇涉嫌“故意杀人” 罪于5月11日14时将 她刑事拘留。 深感受到污辱的邓玉娇意欲离开,结果遭到邓贵大的拦截,并两次将邓玉娇压于身下的沙发上。 公诉机关 辩护人 邓玉娇的防卫行为是适当的、适度的,并并没有超过必要限度; 邓玉娇的行为同时也符合《刑法》第20条的规定,具有无限防卫权,不应负刑事责任。 法院 判决结果:邓玉娇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属于防卫过当,且邓玉娇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又有自首情节,所以对其免除处罚。 对判决结果的评述 防卫过当的行为触犯什么罪 名就定什么罪。处罚原则是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18条第3款:“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67条第1款:“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恢复自由的邓玉娇走出法庭,与母亲一起回家。 视频 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概念解读 紧急避险,是在十分紧迫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避险措施。其特征就在于:有两种合法权利可能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一个较重要的合法权益,而牺牲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是正与正的关系。而不像正当防卫那样是正与不正的关系。在紧急避险中,保护的权益是正当的,被牺牲掉的也是正当的。是“两害相权取其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