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动作分析
7。动作分析
第 章 体育运动的解剖学动作分析
第一节 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发展与应用
一、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发展简介
在维萨里后四百多年的时间里,《正常人体解剖学》成为经典论著,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人类对自身的探索始终在继续。要发掘人体运动状态下生命现象的存在方式、活动规律,许多人体运动学、运动解剖学应运而生。距今约有半个世纪来人们研究的重点转入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构成的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成为当代研究的热点。它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组织细胞学、生物化学,以及先进仪器、数字化设备的实验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溶入进来。复杂的人体运动研究至今还受到技术上的限制,很多迷团有待解开,目前停留在科学实验上的假说理论比比皆是。如:最初关于“肌肉肌动蛋向肌球蛋白微丝插入的滑动学说”是赫胥黎 (1957) 提出的,成为举世公认的肌肉收缩的假说机理,一直沿用至今。但人类对载体的骨骼肌特性还知之甚少,完成运动中骨骼肌的收缩条件与方式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神经肌肉的机制研究范围尚很狭窄。
我国在1961年3月,在上海长江饭店由上海体院张汇兰担任组长,召开了首次解剖学教材编写会议至2002年在上海体育学院由胡声宇担任组长以来先后不下10次。统编教材的主持工作主要由上海、北京、武汉体育学院担任。从最初参照前苏联列宁格勒体育学院副教授尼、米、贝柯夫的讲学,伊凡尼茨基(1959)、童柯夫(1956)、伊凡诺夫(1954)和李森柯夫(1950)的教材为蓝本,到广泛收集世界先进国家研究成果以来,运动解剖学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1978年体育院校体育系解剖学通用教材会议后,教材中引进了简单的力学原理,由上海体院金季春参与编写的体育动作分析中首次采用了“环节受力分析法”对体育动作进行了解剖学分析。让独立的肌肉功能从无规律的分析到有规律的分析中来,方便了运动员与教练员对于肌肉功能上的理解与应用。当然,“环节受力分析法”还远不能解决复杂的人体运动,如:寻找太极拳等运动项目中缓慢的原动肌和协同肌配合等问题。
二、动作分析与临近学科的关系
动作分析严格地说应该从肌肉的独立结构(肌肉——肌腱复合体、肌纤维内肌原纤维、神经支配、血管进出与分布),到完成一个动作中各种肌肉的整合效应的全面认识。需要有大体解剖学、组织细胞学知识作为结构框架;包括以骨(承受的负荷与应力)为杠杆、关节(周围软组织与关节腔、面之间存在力与负荷的关系)为枢纽、肌肉——肌腱复合体(产生的原动力与力的阻抗知识)为动力来源。需要有运动生物力学知识的分析方法;运动系统功能的神经支配学说、肌肉体液调节的能源知识;需要有细胞、组织、体液中化学介质为媒介进行调节的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依据;需要熟悉人体运动中动作技术和动作结构组成的当代体育概论知识;需要有各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技术特征)为衬托;以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论为主导等。使各门知识溶入到运动系统中来,才有可能弥补人类对于体育动作分析和认识上的不足。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动作分析,仅仅局限在解剖学的思想方法上,以运动系统结构为基础,利用简单的生物力学知识作为分析方法,当然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目前尚缺乏更好、更准确地动作分析理论出现之前,“环节受力分析法”仍属于可以被大家所接受的一种假设推导理论。
三、解剖学动作分析中的肌肉功能
1.肌肉工作的分类
解剖学动作分析大体上解决了两大类肌肉工作问题,一类是动力工作(等张工作)和另一类是静性工作(等长工作)。
肌肉工作引起骨杠杆绕关节运动轴产生运动,肌肉长度发生变化的工作方式称动力工作。动力工作大体有三种类型,肌肉收缩时起止点之间相互靠拢,肌肉长度变短的收缩方式称向心收缩,向心收缩所完成的工作叫向心工作又称克制工作;肌肉收缩时起止点之间相互远离,肌肉长度变长的收缩方式称离心收缩,离心收缩所完成的工作叫离心工作又称退让工作;肌肉借助仪器在速度相对恒定的情况下进行收缩,即使肌拉力角发生变化,但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受到的阻力处处相等(肌肉长度相对变短),这种收缩方式称等动收缩,等动收缩所完成的工作叫等动工作。因此,等动工作应属于动力工作的范畴,目前等动仪器常采用CYBEX300和BIODEX400以上等型号)。静力工作只有等长收缩的一种方式,肌肉工作不引起骨杠杆绕关节运动轴产生运动,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的工作方式称静性工作。
2.肌肉工作的协作关系
在分析解决一个简单动作中首先要解决究竟是什么肌肉在起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对各种肌肉功能有所了解。目前运动解剖学中常出现不同功能的肌肉名称是原动肌、对抗肌、中和肌和固定肌。
原动肌是在完成一个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或肌群。即:产生张力、克服阻力,主动完成某一动作的肌肉。然而有主,必有次。国外在“人体运动学”书籍中将仅次于原动肌作用的肌肉或肌群称为“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桥台计算书.doc VIP
- 2025年甘肃亚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VIP
-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VIP
- 甘肃亚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附答案.docx VIP
- 2023年西安文理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4年中国工会审计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VDA6.3过程审核检查表(中英文版)6.xls VIP
- 2024年山东水发集团高校毕业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甘肃亚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美版.docx VIP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