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我们的国家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爱我中华》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演唱者宋祖英,就是一位少数民族歌唱家,现在,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她的民族——苗族: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 * 民间传说:《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 苗族的银饰在各少数民族中首屈一指,妇女着盛装时必佩带银饰,以示富有和辟邪。 银饰主要包括: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项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衣袍、银铃、手镯、戒指等。 1.苗族蜡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汉书)上有西南夷“知染彩纹绣”的记载,这说明至少在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就已经掌握了染、织、绣的技能。在苗族中,有关蜡染起源的传说就有两种。一是苗族先祖蚩尤与黄帝战斗、蚩尤被俘并处以极刑的故事,由此产生 “枫液作防染剂”的染法。二是苗族中流传着蜡染“最早是对铜鼓上的纹样的摹取”。 2.蜡染实际上应该叫蜡防染色,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因蜡保护而产生的美丽的白花。蜡染的灵魂是冰纹,这是一种因蜡块折叠迸裂而导致染料不均匀渗透所造成的染纹,是一种带有抽象色彩的图案纹理。 3.苗族蜡染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案题材可分为七大类:蝴蝶纹、鸟纹、龙纹、漩涡纹、花草植物纹、铜鼓纹、星辰山川纹。染后的布用来做衣服、装饰品等。 * 我国是苗族的发祥地,贵州是其主要聚居区。苗族民居的建筑造型特色,强烈表现在苗岭山区的苗族民居上。其地民居,无论修在河边、山腰或山顶,几乎都是吊脚楼。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现多以改为瓦顶。 * 在举行各种聚会、欢庆、祭祀活动时,有许多传统的苗族乐器来演奏烘托气氛。 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 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还有芦笙节、花山节、跳坡节、姊妹节等等很多,不再一一介绍。 * 刚刚听到的背景音乐是《苗岭的早晨》,关于苗族的介绍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看。 讲述人: 孟 # # 我们的国家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爱我中华》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演唱者宋祖英,就是一位少数民族歌唱家,现在,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她的民族——苗族: 民族概况 1 民族风情 2 民族节日和活动 3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了解这个民族 民族概况 1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后来几经迁徙到了我国华南、西南地区和南亚及国外。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国华南及东南亚。在中国,苗族约为942.6万人(2010年),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为中国人口占第4位的民族(其中贵州省有苗族约397万人)。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主要划分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七个次方言和十八种土语;相传苗族曾有文字,后来失传。国外出现了标记发音的国际苗文。现今苗族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蚩 尤 像 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 图腾是原始民族的标志,也是神化了的祖先。 图腾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各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发展初期都普遍存在。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归纳起来主要有龙图腾、鸟图腾和花图腾三种。苗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历史上亦有龙、蛇、鸟、鱼、蝴蝶等图腾崇拜。如今散见于苗族民间的锦鸡文化、百鸟衣文化、蜡染文化、鸟笼文化、织锦(布)文化、芦笙文化、背带文化等就是鸟图腾文化的历史传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