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剧美学欣赏浅谈
一、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余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
管弦乐器
京胡 京二胡 月琴
打击乐器
板鼓 擅板 大锣、小锣、钹 大、小鼓
三、京剧的行当划分
京剧舞台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里的原貌出现的。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当中人的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
(一)生
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可以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老生:指中老年男子,在京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其所戴胡须跟人物的年龄有关。中年男子戴黑色胡须,老年男子戴白色胡须。
小生:与老生相对的应的是小生,在京剧中指青少年男子角色,他们动作造型儒雅,在演唱上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风格华美而明亮。例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
所谓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角色。武生分成两大类,一种叫长靠武生,一种叫短打武生。长靠武生都身穿着靠,头戴着盔,穿着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长柄武器。这类武生,不但要求武功好,还要有大将的风度,有气魄,工架要优美、稳重、端庄。短打武生是穿短衣裤,用短兵器,要求身手矫健敏捷,内行的说法是要漂、率、脆,看起来干净利索,打起来漂亮,不拖泥带水。在武生行当里,还有一种不说话的,专门翻跟头或以跌扑为主的叫翻扑武生,内行叫做撇子武生。
(二)旦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如“正旦”,“花旦”、“武旦”、“老旦”。
正旦:又称“青衣”,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她们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
花旦: 多扮演天真活泼或放荡泼辣的青衣妇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例如京剧《红娘》中的红娘。
武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女将、女仙、女妖等。她们的表演往往伴随着热闹的锣鼓点,烘托场上气氛。
老旦:指在剧中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行当。为突出老年人的特点,走路迈一种沉稳的横八字步,服装色调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绿色,演唱用真声表现。如《穆桂英挂帅》中的佘太君。
(三)净
在京剧中,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
(四)丑
京剧中的“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 。
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虽有文武善恶、身份高低之分,在剧中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
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象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
颐和园大戏楼
紫禁城宁寿宫戏楼是清廷内最大的戏楼
正 乙 祠 戏 楼
六、京剧服饰的美学特色
京剧的服饰的独特构思、图案设计、刺绣等工艺处理都堪称经典。传统京剧的美学构想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化和夸张的审美方式。
传统京剧不分朝代均以明朝服饰为基调,虚拟地演义各朝代人物的形象、表明人物性格、社会地位等。
1、造型的夸张和美化:在生活服装的基础上加以变形、夸张,形成表演性服装。如:水袖、玉带、大带、胖袄、护领、小袖、彩裤,等等。
2、色彩的运用及程式化的分工非常明确:王公大臣为上五色,绿林首领为下五色。形成了传统京剧服装色彩程式规范的美学特色。
3、服饰上刺绣的各种图案的巧妙运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