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对非离子型活性剂则相反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使 溶解度下降。 4)溶液的pH和离子强度 某些吸附剂的表面性质随pH而变化,可从原来 的电性变为相反的电性。因此,表面电性的改变 对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产生不同影响。 加入中性无机盐将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一般 情况下,将使吸附量上升,吸附等温线向低浓度 方向移动。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3)、吸附层性质 1)润湿性 一旦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形成吸附层,憎水 固体表面通过吸附,将改善其润湿性,如石蜡对 水的接触角大于100°,而对表面活性剂的接触角 降至0°,同样,固体亦可通过表面吸附使之变为 憎水,而一些亲水固体表面通过活性剂的吸附后会 先憎水再变为亲水,这预示着吸附层结构发生变 化。。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2)表面增溶 当表面吸附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把一些不具有 吸附能力的物质带入吸附层,这称为表面加溶。 ? 固液界面吸附的应用 (1)、水处理 对有阳离子的废水,如电镀废水,可采用硅 土及某些粘土等吸附。 对水的软化,脱盐,常用离子交换吸附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2RNa+CaCl2 R2Ca+2NaCl 软化 2RH+CaCl2 R2Ca+2HCl 脱盐 ROH+HCl RCl+H2O 用酸再生 R2Ca+2HCl 2RH+CaCl2 用碱再生 RCl+KOH ROH+KCl 经脱盐处理过的水称为“去离子水”。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 (2)洗涤 主要作用 a、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远大于CMC时,以增溶 方式去降固体表面的油污。 b、当表面活性剂的HLB值适合于形成O/W乳状液时可使 油污被乳化。 c、润湿 若洗涤剂可良好润湿底物,则可将油污从底物表 面置换除去。若污垢为固体,则应设法减少γ垢-水和γ底- 水以使△G变得更负, △G γ垢-水+γ底-水-γ垢-底 2、选矿 矿物+表面活性剂→ 吸附 2.8 多孔性固体的吸附和凝聚 3.孔径分布的计算 表示方法:dV/dr~r曲线,V:吸附量 Dollimore方法计算:考察脱附过程,适用 几十nm。 脱附量包括两部分:?V ?Vc+?Vm ?Vc 凝聚液脱附量, ?Vm 多分子层减薄量 2.8 多孔性固体的吸附和凝聚 4.压汞法测定孔径分布 适用于10nm以上孔。 p -2?cos?/r 0.75Nm-1/r 压汞体积由电阻变化确定 V r dV/dr dV/dp ? dp/dr p2 dV/dp /0.75 由V-P曲线获得V r ~r曲线 2.8 多孔性固体的吸附和凝聚 2.10 固体对非电解质溶液的吸附 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在实际工作中甚为重要。用 活性炭脱色、用离子交换法吸附电解质等,都涉及 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现象。 溶液吸附多数属物理吸附。溶液中溶剂与溶质在 固体表面吸附的难易取决于它们和表面作用力的强 弱。一般来说,和固体表面性质相近的组分易被吸 附。例如,炭自乙醇和苯的混合液中吸附时苯易被 吸附;若用硅胶,显然乙醇易被吸附。 2.10 固体对非电解质溶液的吸附 1)本质 是由于固体表面分子对液体分子的作用力大于液体 分子间的作用力而引起的。液体分子在此力的作用 下,向固体表面富集,同时降低表面张力。 界面溶质浓度大,溶质正吸附,溶剂负吸附; 界面溶质浓度小,溶质负吸附,溶剂正吸附; 2.10 固体对非电解质溶液的吸附 2)特点 a、相互作用力较复杂;固体、溶质、溶剂两两间作用力。 b、分子间作用力比气相大;吸附速度较慢,吸附平衡时间长。 c、以物理吸附居多; d、实验方法简单,吸附量易于测定; e、杂质将影响吸附结果。 2.10 固体对非电解质溶液的吸附 1.自稀溶液中的吸附 吸附等温线三种类型: (1)单分子层吸附等温线 (2)指数型吸附等温线 (3)多分子层吸附等温线 规律类似固体对气体的吸附。 2.10 固体对非电解质溶液的吸附 在稀溶液中,可用兰格缪尔或弗仑德里胥吸附等温 式以描述吸附量随平衡浓度变化。假设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子吸附在固体表面上占有同样大的面积,吸附可看作是下面过程的平衡: 被吸附的溶质+液相中的溶剂 被吸附的溶剂+液相中的溶质 若以 1 表示溶剂,2 表示溶质, l表示液相,s 表示表 固相,上面的平衡可写作 ? 自稀溶液中的吸附 平衡常数为 a1l、a2l 是溶剂和溶质在液相中的活度,x1s、x2s 是溶剂和溶质在表面相的摩尔分数。对于稀溶液 a1l 可近似视为常数,令 代入得 自稀溶液中的吸附 因为 x1s+x2s=1 所以 在稀溶液中 a2l≈c2l,即用溶质的浓度代替活度。若表面的吸附位数为 nsmol·g-1,则溶质的表面覆盖分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