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八州市学业水平历史考试(帅中立)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反思与对策
大理四中
帅中立
一、2012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总结与反思
1.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及要求以
《课程标准》为依据。
2. 《考试说明》是复习的风向标。
3.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试卷结构及考点内容分布
试卷卷面分为100分,其中:
中国历史15分,主要分布在选择题里。
中国近现代史45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里都有分布。
世界古代史5分,主要分布在选择题里。
世界近现代史35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里都有。
考试的易中难比例为:7:2:1
4.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就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覆盖广(上下几千年,横跨几大洲)。
(2)以基础知识为主:知识点清晰、明了。
(3)突出重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热点问题。
(4)主题明确:围绕某一主题命题,注重知识的联系。
(5)难度不大:只有10分的以内的题难度值偏高。
5.2012年试卷结构
(1)选择题
1—6题为中国古代史(12分)
7—15题为中国近现代史(18分)
16题为世界古代史(2分)
17—25题为世界近现代史(18分)
(2)非选择题(围绕主题)
26题:“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崛起”
27题:“社会变革与救亡图存运动”
28题:“科技革命”
29题:“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
二、2013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与对策
(一)2012年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以大理州的考试成绩为参考)
1.由于选择题是涂机读卡,无法分析答题情况。
(2)从图片信息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答题过程中的主要错误:
①偏离主题。
②只解读图片,不谈认识。
此题平均得分4分左右。
2.非选择题分析
26题(8分)
(1)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试卷所呈现的四幅图片回答问题,共有2个小题
将图片信息中错误的地方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学生答题过程中的主要错误:
①将整条信息照抄。
②未能找准信息中的错误。
③未使用专业术语。
27题(12分)共有3个小题
(1)、(2)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
认识。
学生答题过程中的主要错误:
对历史知识把握不好,张冠李戴。
(3)从以上材料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学生答题过程中的主要错误:
①由于对历史事件判断错误,所以认识就偏题。
②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历史作用)缺乏认识。
③总结、概括能力差。
此题平均得分5.4分。
28题(15分)共有6个小题
学生错误主要集中在(1)、(6)题
(1)题中主要问题是判断错误。
(6)题3个主题只谈1个,字数不少,只得1分。
此题平均得分10分。
29题(15分)共有6个小题
(1)、(2)题为选择题,主要错误为事件的地点、人物混淆不清,选择错误。
(3)题得分高一些。
(4)题中“欧共体”这一概念作答率低。
(5)题中,学生对欧盟成立的影响(作用)不清楚。
(6)题中,许多学生将世界经济“全球化”答成世界政格局“多极化”。
此题平均得分9.7分
(二)复习对策
针对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的特点,以及2012年考试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复习训练:
(1)加强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
(2)加强专业术语的规范训练。
(3)规范书写(端正、明了),加强错别字的纠错(如齐桓公的“桓”;张骞和张謇的区别;嬴政的“嬴”;商鞅的“鞅”等)。
(4)纠错题中不要全抄,找准错误。
(5)加强主题训练,应对材料题。
主题训练范例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主题:变法图存
材料1:“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逐渐强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并废除贵族的特权。各诸侯国为顺应新的形势,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相继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国变法,这次变法是战国时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摘编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2:“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进行了改革。……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摘编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 3:“师夷长技以制夷。”——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 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⑴材料1、材料2分别指的是哪一次变法、改革?(2分)
材料1:商鞅变法(1分);
材料2: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共2分)
(2)材料3是中国近代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