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
内 容
要求
考点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全球性环境问题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Ⅱ
Ⅰ
Ⅰ
重难点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题型
年份及考卷
考点
选择题
2008年广东、宁夏卷
2009年广东、北京卷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的保护
非选
择题
2009年广东
2008年山东卷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08年广东卷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自主梳理
1.我国人口现状及前景
(1)1982年,我国将 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人口 和自然 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之列。
(3)由于我国人口 ,人口数量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
计划生育
出生率
增长率
基数大
(4)发展目标: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 以内;2050年,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 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2.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继续控制 。
(2)加大保护 的力度。
(3) 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 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
14亿
16亿
人口增长
资源和环境
监控、治理
生物多样性
互动探究 预测一个国家的人口未来发展状况主要依据是什么?
提示 预测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要点归纳
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的关系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下:
2.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
(1)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2)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
感悟拓展
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1.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2.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
1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
解析 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因为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答案 C
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 ( )
A.环境污染
B.自然资源破坏
C.大力植树造林
D.人口的剧增
答案 C
自主梳理
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气候变化、 、 、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
等。
水资源缺短
臭氧层破坏
生物多样性锐减
要点归纳
1.臭氧层破坏
(1)臭氧层作用:阻挡日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生物能够登陆成功,并正常地存活下去。
(2)原因:空气中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
(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4)危害: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机率上升: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2.温室效应见物质循环一讲
3.酸雨
(1)形成原因:主要是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后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使雨水的pH<5.6。
(2)来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火灾等。
(3)危害
①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熟率降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②鱼卵不能正常孵化;
③危害建筑物及工业设备;
④引起人的呼吸道疾病。
4.水体污染
(1)水源: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进入水体,海洋运输时石油泄露和倾倒污染物。
(2)表现:水体富营养化。
(3)结果: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为水华,原理及过程如下:
5.土地荒漠化
(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被破坏;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破坏。
(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原、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感悟拓展
其他常见的全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解读.pdf VIP
- 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系统北向接口规范V1.1.pdf VIP
-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模板)-GJB438C.docx VIP
- 2024年3月17日多省(市、区)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 .docx VIP
- 污水处理厂化验员工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路基路面中线偏位试验检测记录表(坐标法).docx
- 广东省某焦化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x
- SY-T 5824-93钻杆分级检验方法.pdf VIP
- 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专题跟踪训练.docx VIP
- 2021年12月12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题(网友回忆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