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产品介绍(EBV)-郭伟要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BV感染血清学诊断 郭 伟 疱疹病毒家族 Cytomegalievirus (CMV)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Human Herpes Virus (HHV-6, -7, -8)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1, HSV-2) Herpes Virus Family Epstein-Barr Virus (EBV) EBV(Epstein-Barr Virus)结构 一种常见的人疱疹病毒 结构特点: 内核:缠绕DNA的核心蛋白 中环:衣壳蛋白(二十面体) 外环:包膜(上面有刺突) 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又称人类疱疹病毒 主要关注的抗原类型 VCA(CA): 衣壳抗原 EA:早期抗原 EBNA:核抗原 主要关注的抗体类型IgA、IgG、 IgM EBV在我国的流行病学 潜伏感染普遍存在 我国20世纪80年代流行病学显示:3~5y儿童中,90%血清学EBV阳性转化。 (婴儿期感染EB病毒,不产生症状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表现为潜伏感染) 青年期发生原发感染,约有50%发展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现今,我国儿童原发感染EBV的年龄逐渐增大。 EBV相关疾病及临床应用 非肿瘤相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 EB病毒相关嗜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肿瘤相关 鼻咽癌 伯基特瘤 霍奇金病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EBV原发感染导致的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V原发感染急性发作的疾病 在少儿或青春期初次感染EBV,约50%的个体会出现 IM 病症 发病人群 发达国家:15 ~ 25岁 中国:学龄或学龄前少儿 临床症状 发热(38-40度) 淋巴结肿大 咽部疼痛 肝脾肿大 皮疹 神经系统症状(少数严重病例) 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致死病例罕见(多为并发症所致)。临床症状多样且不典型。 并发症 Lancet Infect Dis 2003; 3: 131–40 器官/系统 并发症 肝脏 黄疸(5%)、肝功能异常(80-90%)爆发性肝炎(少见) 呼吸道 呼吸道阻塞、间质性肺炎(少见) 神经系统 脑炎、急性小脑综合征、无菌性脑膜炎、格林巴里综合征、横向脊髓炎、单神经炎、视神经炎、脑出血 脾脏 脾破裂(0.1-0.5%)、脾梗塞 血液系统 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黏膜溃疡性出血 二次感染 链球菌导致的喉疼、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的脓血症 精神病相关 抑郁、焦虑 肾脏 血尿、间质性肾炎、血管球性肾炎(少见) 心脏 心肌炎、心包炎、心律不齐、心电图异常 免疫系统 细胞免疫降低 诊断标准(建议)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2):1759-1760 临床病例分析 病例1 8岁,男孩,发热体温38度,双侧扁桃体肿大、表面附有脓苔,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静脉滴注抗生素,体温不降,出现淋巴结肿大,肝大,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进行抗体检测EBV-IgM阳性,确诊为传单。 病例2 患者发热、咳嗽,听诊双肺闻及干湿性啰音,胸片符合支气管炎、肺炎表现,经静脉滴注头孢呋辛3~5天,仍反复发热,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均超过10%,进行抗体检测EBV-IgM阳性,确诊为传单。 对疑似病例,应及时做EBV-IgM抗体检测以确诊。 检测方法 嗜异性抗体 病毒载量检测 血清学 (主流方法) 检测方法—嗜异性抗体 在发病早期,血清中出现的嗜异性抗体.由多克隆B细胞产生,多为IgM型,能非特异凝集绵羊红细胞.在发病l-2周即可出现检出.3-4周达高峰,其于恢复期迅速下降,持续存在6个月。 阳性率为80%左右,但在儿童患者中经常出现假阴性结果(四岁以下儿童不能产生此抗体)。 在其他感染,如HIV、风疹、细小病毒等。甚至在SLE、淋巴瘤等患者中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 不适合于中国人群检测 检测方法—EBV-DNA检测 在原发感染两周内,DNA水平达到峰值,然后回落到低点 至病程14天,多数IM患者血清中已检测不到EBV核酸。 IM患者不推荐进行EB病毒载量检测。 血清学检测(主流方法)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 Vol. 10, No. 4, July 2008 (IF=3.643) 壳抗原CA-IgM 壳抗原CA-IgG 早期抗原EA-IgG 核抗原NA-IgG 抗EBV抗体: 感染早期 疾病进程 [周] [月] 抗体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