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水源补给区
生态补偿的问题研究
甘肃省甘南州
成员:吴志君
许笠群
周雨萌
孟小琳
指导老师:蔡秉坤
答辩人:孟小琳
项目进展
难题与解决方式
最终成果
进一步研究预期
目录
项目进展
甘肃省甘南州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的问题研究
项目进展
针对中期成果回访调研
赴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查询、整理、分析
项目进展
4.1—6.31
7.1—8.1
8.1—9.1
9.1—9.7
9.8 — 12.11
第一步完成对甘南生态自治区的整体了解,包括查阅生态区建设前后的各种文献资料;第二步是进行走访等实地调查;第三步是对生态补偿的实施效果的分析。
调查数据的汇总和处理,得出初步零散的结论。将前期的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
回访验证阶段,主要是进行文献的再次阅读,比较自己的研究结论与当代学界的异同;寻求指导老师的帮助,为下一阶段的论文完成做准备。
线路的设计,调查对象的确定,生态补偿的相关知识的学习
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论文结构;进行理论分析,整理先前的观点,综合性的分析辨别;撰写撰写论文,进行结项答辩
难题与解决方式
难题与解决方式
实地考察的是甘肃省甘南自治州的生态区,该生态区地域跨度大,线路复杂
团队分工可实践性缺失,实地实践与预定计划差别较大
解决方式
事先设计好合理的线路,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实地考察。
第一天考察后根据实际情况将原先计划在每天实践的内容作修改,并于每日实践结束后总结和对次日活动重新估量和拟定,计划因时而变。
最终成果
最终成果
生态平衡难达
重要性及
急迫性
存在问题
其它
解决建议
甘南生态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现阶段法律的缺失
法律法规、产业结构优化等
最终成果
——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的重要性以及急迫性
甘南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不可恢复性。
目前甘南地区所面临的问题日趋严峻。
活动与生活
周启帆、葛睿璇担任法学院文娱部部长;
聂文琪担任法学院实践部部长;
王龙飞、李金茹担任法学院青协部长;
孙嘉奇担任组织部部长;
张译之、朱娜娜担任法学院新闻中心部长;
张平担任法学院编辑部部长;
宋雪涵、王新博担任法学院秘书处秘书长;
徐亦灵、李有源担任法学院宣传部部长;
杨帆、武星毓、陈羽思担任法学院体育部部长:
张乐文担任法学社秘书处处长;
苗静茹担任法学社宣传部部长;
张博担任法律诊所部长;
周启帆担任校广播站体育部部长,等等。
最终成果
——存在问题
法律法规不健全,长期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难以建立
甘南区农牧民对生态补偿的了解与参与程度低
生态补偿标准过低,方式单一
最终成果
——解决方式
完善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
科学引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源涵养的改善
建立和完善长期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区水源涵养功能的改善
科学引进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水源涵养的改善
做大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甘南地区的丰富资源,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并积
建立与之相关的产品加工产业,延长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利润,从而提高当地群众的经济来源。
积极发展甘南地区的第三产业、旅游业
最终成果
——解决方式
完善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
科学引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源涵养的改善
建立和完善长期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区水源涵养功能的改善
建立和完善长期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融资渠道
建立清晰的水权和义务与责任关系
生态补偿方式的多元化选择
建立农牧民参与生态补偿的渠道
加强对以财政为主的生态补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最终成果
——解决方式
完善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
科学引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源涵养的改善
建立和完善长期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区水源涵养功能的改善
进一步研究预期
进一步研究预期
谢谢!
甘肃省甘南州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的问题研究展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