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 灸 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 绪 论
针灸发展简史
绪论 - 针灸学的概念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艾灸及其它作用于腧穴的方法,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针灸学的内容与特点
针灸学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方法与临床治疗等。
针灸的特点: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副作用少。
针Acupuncture
灸Moxibustion
各种灸法
人体经穴(前面)
人体经穴(后面)
人体经穴(侧面)
针灸的起源与变迁
新石器时代:“砭石”-针法的萌芽阶段。
针具的变迁:骨针-竹针-陶针-铜针-铁针-金针-银针-不锈钢针
灸法的变化:八木之灸-艾叶-直接灸-间接灸-雷火针-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等。
针和灸互相补充。“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
各种针具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上古至春秋时期:《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为迄今有关经络与灸法的最早著作。该书有经无穴、有灸无针,对研究经络学说的形成有重大意义。
战国至西汉时期:《黄帝内经》分为《灵枢》(针经)与《素问》。该书记述了针灸的理论和治疗经验,详细记载了经脉、腧穴、刺灸方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证,还记载了九种针具的形状和用途。被公认为是内容全面、详细、丰富的中医经典著作。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公元前403-公元前222年:《难经》81条问答称为“八十一难”,论述了经络、腧穴、刺法、生理、病理、解剖等。提出了“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明确经络与腧穴的关系,对全身腧穴分布进行梳理,将头面、躯干腧穴分区划线排列,四肢分经排列,确定了349个穴名,并对针灸手法、宜忌以及常见病的治疗予以介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唐代:设立“太医署”掌管医学教育,针灸列为一门专门学科。内设针博士、针助教、针师、针工等编制,担任针灸教学和医疗工作。
宋金元时期,1026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为北宋王惟一所著,考订了354个穴位。次年,创铸了两具铜质人体经穴模型。作为教学与观赏使用。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重视灸术和压痛点取穴。
金元:窦汉卿《标幽赋》提出“八脉交会穴”。
元代公元1341年:滑伯仁《十四经发挥》三卷。首次将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两脉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穴”。发展了经络腧穴的理论。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明代:徐凤《针灸大全》、高武《针灸聚英》、汪机《针灸问对》、李时珍《奇经八脉考 》。
1601年,杨继洲《针灸大成》收集了明代以前有关针灸医学的文献资料,并有大量个人经验,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又一针灸专著,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清代: 吴谦《医宗金鉴》、李学川《针灸逢源》经穴361个、廖润鸿《针灸集成》
为代表作。
1840年-民国,针灸的衰落期。近代承淡安先生:中国针灸事业的复兴者、开拓与传播者。
现代针灸医学的复兴与普及
毛泽东: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全国针灸学会的成立。
各省中医学院与针灸系:大量的针灸教材、针灸杂志,大批的针灸博士、硕士、学士及专科针灸人才的培养。
50年代:针刺麻醉的兴起,新病种如针刺戒烟、戒酒、戒毒、美容、减肥美体等的开拓。
新疗法的发明与推广: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耳针、头皮针、腕踝针、背针、腹针、刺络、电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
现代针灸医学的复兴与普及
1979年6月,全国第一届针灸、针麻学术研讨会召开。
1987年月11月,第一届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成立,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民间学术团体,并由我国卫生部门和针灸学术团体的领导人担任主席和秘书长。
每年,中国针灸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及各省分会均召开各种学术交流会。
针灸医学向世界传播
公元六世纪,针灸被传到东方和西方国家;
公元541年,针灸医学被传入朝鲜和日本;
公元17世纪,针灸传入欧洲(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1971向全世界公布针麻成功。73年尼克松访华掀起“针灸热”。针灸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从业人员达到20余万。
针灸医生培训:巳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针灸医生,并有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
针灸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针灸热在全世界兴起,从发展中国家传播到欧美发达国家。美国现有70余所中医针灸学校。美国保险公司从1998年起,把针灸治疗纳入医疗保险支付的范围。德国保险公司用于针灸治疗的支出每年约为1.5亿到3亿欧元。
第 二 章
经 络 总 论
学目的与教要求
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的命名、分布、体表循行、表里属络及交接规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哲学与人生3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试题.ppt
- 哲学与人生第1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试题.ppt
-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第二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试题.ppt
- 浙氟龙悬浮PVDF与分散PVDF性能对比试题.ppt
- 浙江菜上课版试题.ppt
- 浙江省11市2015年中考试题分类14:几何三大变换问题试题.doc
-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二节平抛运动2》试题.ppt
- 浙江省宁波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题.doc
- 浙江省天台县平桥二中高中信息技术《Photoshop图片处理专题》新人教版试题.ppt
- 浙江省温州市2016年高三技术3月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