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原生物学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
王 峰
? 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艰难梭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目 录
第一篇 医学细菌学
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厌氧芽胞梭菌属(Clostridum)为一群严格厌氧革兰染色阳性菌,能形成芽胞,且芽胞宽于菌体使菌体膨大呈梭状,故名梭菌。主要引起人类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肉毒中毒等严重疾病。
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
(一)生物学性状
G+,菌体细长,芽胞正圆,比菌体粗,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
培养:严格厌氧。在血平板上,37°C48小时后始见薄膜状爬行生长物,伴β溶血
芽胞抵抗力较强,100°C 1小时方可完全被破坏,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条件:伤口窄而深;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
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致病机制:破伤风痉挛毒素干扰了抑制性神经元的协调作用。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导致屈肌、伸肌同时发生强烈收缩,骨骼肌出现强烈痉挛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作用机制
所致疾病:破伤风
潜伏期平均7-14天,典型的症状是面部肌痉挛所造成的苦笑面容、牙关紧闭及持续性背部痉挛(角弓反张)。其它早期症状还包括有漏口水、出汗和激动,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还可产生心率不齐、血压波动和因大量出汗造成的脱水。
?
苦笑面容、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
免疫性
破伤风免疫属外毒素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发挥中和作用,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人工免疫。
患儿男,出生9日,突现吸吮无力,颈部肌肉僵硬,腹肌紧张,遂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脐带未脱落,入院后患儿哭闹不安,抽搐频繁。
【思考】该患儿应诊断为何种疾病?为什么?
【案例分析】
患儿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
诊断依据是潜伏期为7-14天,临床症状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主。可能原因是患儿出生后不洁断脐史。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伤口直接涂片镜检和病菌分离培养阳性率很低,故一般不进行。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
(四)防治原则
远期预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进行人工主动免疫
紧急预防:①正确处理创口及清创扩创;②同时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以获得被动免疫;③注射TAT被动预防的同时,可给予类毒素同时作主动免疫。④TAT注射前,都必须先作皮肤试验。若皮试阳性可采用脱敏注射法。
使用TAT要遵循早期、足量原则,一旦毒素与细胞受体结合,抗毒素便不能中和其毒性作用。
特异性治疗 包括使用抗毒素和抗生素两方面。
二、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
(一)生物学性状
G+粗大杆菌,芽胞椭圆形,小于菌体,位于菌体次极端,在体内有明显的荚膜
厌氧培养,但不十分严格。在血琼脂平板上,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
本菌代谢十分活跃,可分解多种常见的糖类,产酸产气。在牛奶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其中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可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气势凶猛,称“汹涌发酵”。
双层溶血环
内环是由θ毒素引起的狭窄的完全溶血,外环是由α毒素引起的不完全溶血。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10余种外毒素和侵袭性酶。
α毒素-----5型细菌均能产生,以A型产生量最大。能分解细胞膜上磷脂和蛋白形成的复合物,造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溶解,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伴大量溶血、组织坏死、肝脏、心功能受损,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β、ε、ι(iota)毒素-----引起坏死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肠毒素------主要作用于回肠,其次为空肠。其作用机制是肠毒素肽链嵌入细胞膜,破坏膜离子运输功能,改变膜的通透性,而引起腹泻。
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60%~80%由A型引起。该病多见于战伤,但也见于平时的工伤、车祸、地震等。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同。气性坏疽潜伏期短,一般仅为8~48小时,使该病发展迅速,病情险恶。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40%~100%。临床表面为局部剧痛、组织水肿、气肿,触摸有捻发感,伴组织坏死、分泌物恶臭。病菌产生的毒素和组织坏死的毒性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毒血症、休克。
(2)食物中毒: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某些菌株可产生肠毒素引发食物中毒。因食入被本菌大量污染的食物(主要为肉类食品)而引起,潜伏期8~24小时,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水样腹泻、便血。一般1~2天后自愈,但年老体弱者可致死亡。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8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中户书局版)0要点.ppt
- 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北师大版要点.ppt
- 第8课大自然的造化要点.ppt
- 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要点.ppt
- 第3章模糊模型识别要点.ppt
- 第3章胚胎工程(正式)要点.ppt
- 第8课时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共15张)要点.ppt
- 第8课正视自我成就自我要点.ppt
- 第8课植物的生殖与发育要点.ppt
- 第8章.血液与循环要点.ppt
- 小平方房屋买卖合同(28篇).docx
- 渭华起义馆观后感作文500字五篇.docx
- 自然语言处理NLPTextRNN实现情感分类.docx
- 清明节继承先烈遗志演讲稿700字(24篇).docx
-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部编版.docx
- Unit5Thevalueofmoneywords1单词课件高中人教版(2019)(1).pptx
- 中考英语话题复习之兴趣爱好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pptx
- Unit1FestivalsandCelebrationsReadingandthinking课件-人教版高中英语.pptx
- 监狱防爆车采购合同协议.docx
- 电力服务代办合同协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