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的起点:
能量流动的数量:
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的途径:
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
研究的目的
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太阳能→第一营养级→第二营
养级→‥‥‥第五营养级
单向流动不循环
逐级递减,传递率为10%~20%
1、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设计生态农业,保护环境
复习:
1、肉食动物不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中的第几
营养级( )A.第五 B.第二 C.第三 D.第四2、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
描述是( )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B
D
识图作答: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请据图回答:
(1)将A、B、C、D各营养级的名称依次
写在图中: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2)图中a1代表
(3)图中a2代表
(4)a3<a2的原因是
(5)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上看,一个
营养级的能量,流到下一个营养级只
有______ 因此,一个食物链一般不
能超过______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从第一营养级流动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消耗了大
部分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传递给次级消费者,
所以a3<a2;
10%-20%
五个营养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碳循环
思考与讨论:
1、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的(以什么形式、通过哪些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
3、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讨论结果。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是指:
物质是指:
循环是指: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
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
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的概念
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
②生物地球化循环: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
碳循环
下图是碳循环的图解
思考: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A、B、C、D各代表什么生物?
2、碳分别以什么形式进入、离开生物群落?
初级消费者,生产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
气体CO2
3、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 ]__________作用。
4、碳从生物群落回到大气中主要依靠_________作用。
5、限制我国西北地区③过程总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_______。
③ 光合
呼吸
水
6、⑦过程的加剧将产生怎样的后果?
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
7、温室效应的控制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为此1997年12月11日联合国在日本东京有关温室气体的排放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这基于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下图是一幅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画
全球性
温室效应
生活中我们可见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阳光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市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市内的温度保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