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
昆虫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金龟子乳状病芽孢杆菌
球性芽孢杆菌
苏云金杆菌的毒素和致病机理
苏云金杆菌的使用技术
自然界中,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大,分布广泛,其中能使昆虫感染致病的虫生细菌相当多,昆虫因细菌而引起的疾病称为细菌病。
细菌病有多种,但细菌病有其共同的特征,即当昆虫感病后,不大活动,食欲减退,口腔及肛门常有排泄物,病原菌侵入体腔后引起败血症。死后虫体色加深,一般都有一股臭味。由于体都软化腐烂,所以通称为软化病。
一、昆虫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Bucher(1960)分为专性病原细菌、产生晶体的芽孢杆菌、兼性病原细菌和潜势病原细菌。
通常分为3类:
专性
兼性
潜势病原细菌
(一)专性昆虫病原细菌(Obligate entomopathogenic bacteria)
只能在寄主细胞中生长繁殖,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一般经口服传染。自然界中寄主范围较窄。
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Bacillus popilliae)
天幕毛虫芽孢杆菌(Clostridium malacosomae)
Bacillus popilliae
(二)兼性病原细菌(Facultative entomopathogenic bacteria )
可在昆虫体以外的生境中增殖,也能在人工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发育的细菌。包括产孢和不产孢的杆菌。寄主范围较广。
苏云金杆菌Bt
粘质沙雷氏菌等
(三)潜势病原菌(Potential entomopathogenic bacteria )
普遍存在于昆虫的消化道中,主要是一些不产生芽孢的杆菌。由于毒素和酶的产生数量少,难以侵入体腔内给宿主造成危害。
(四)细菌杀虫剂的特点
●(1)毒力高。菌剂毒力足以压倒害虫的抗病力,能够稳定可靠地使害虫发病致死;
●(2)稳定性。菌剂不致因受自然环境影响(如日光、干燥等)、人工处理、悬浮剂、载体、贮藏、不同施药方式等而减低杀虫效力;
●(3)残效期长,并有在害虫种群中自然传播的能力;
●(4)作用迅速;
●(5)有选择性。即对防治对象剧毒,而对植物、益虫以及哺乳动物等无毒;
●(6)可以大规模生产,经济安全。
二、金龟子乳状病芽孢杆菌
Dutky(1940)报道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B. popilliae)能引起日本金龟子等幼虫的乳状病(Milky disease)。其后世界各国从不同金龟子幼虫分离出乳状病原细菌多种。
用金龟子芽孢杆菌防治日本金龟子是生物防治最典型的例子之一。第一个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制剂于1950年在美国登记,成为美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个生物防治制剂。
Grub infected with milky disease (left) caused by a bacterium call Bacillus popilliae
1、侵染过程
金龟子芽孢杆菌主要通过芽孢感染和传播,芽孢经口摄入。当幼虫吞食芽孢后,芽孢在肠道中萌发成杆状的营养细胞,营养细胞侵染中肠细胞,随后穿过肠壁进入体腔,大量繁殖,形成芽孢,使幼虫的血淋巴呈乳状,死亡幼虫呈乳白色,故称为乳状病(Milky disease)。
2、致病机制
尚不清楚,主要有两种观点
●由于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利用了昆虫的大量营养物质和多种生长素,致使昆虫不能正常发育。
●破坏了昆虫的某种酶系统,从而抑制了寄主昆虫的生活机能。
3、培养繁殖
金龟子芽孢杆菌的芽孢能在寄主体外存活,营养体也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但却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正常地形成芽孢。因此,商品制剂Doom、Japidemic和Milky Spore都是采用幼虫活体培养的方法制备的。
3龄幼虫
饲育缸
微量注射,3ml/头
100万芽孢/ml
研碎,稀释,
晾干、包装
1-3周
1亿芽孢/g菌剂
4、应用研究
由于芽孢在土壤中能长期存活,感病死亡后的蛴螬又会不断增加土壤中的芽孢数量,因此疾病一旦形成,芽孢便能在土壤中逐渐累积和传播,从而达到长期控制的效果。利用金龟子芽孢杆菌防治蛴螬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法。
美国在13个州和哥伦比亚地区利用金龟子芽孢杆菌防治蛴螬面积达10余万英亩,防治效果为60—80%。
5、注意事项
土壤中含菌量与乳状病感病率成正相关。如每千克土壤含芽孢4×109个,乳状病发病率为82%,每千克土壤含0.25×109个芽孢时,则发病率仅为44%。
温度条件。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