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实验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污水基本原理。
(2)掌握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了解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二、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简介
SBR是一种间歇运行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兼水质均化、初沉、生物降解、终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运行时,污水分批进入池中,在活性污泥的作用下得到降解净化,经一定时间沉降后,净化水外排。
当污水连续排放时,SBR由多个反应池(至少2个)组成,污水按序列进入每个反应池,它们运行时的相对关系是有次序的,也是间歇的。在一个反应池内,一般一个运行周期包括:进水、反应(曝气)、沉降、排水和闲置(排泥)五个阶段,由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完成。
三、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特点
(1)池内厌氧、好氧反应交替运行,生化反应推动力大,污泥不易膨胀,静态沉淀,时间短、效率高,水净化效果好。
(2)池内仍有滞留的净化水,对进水(污水)有一定的稀释、缓冲作用,因此具有耐负荷冲击作用。
(3)处理过程参数(进水时间、曝气时间等)均可根据水质、水进行调整,灵活运行。
(4)处理设备少,工艺简单,便与操作与维护管理。
(5)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6)工艺简单,占地少,投资费用低。
三、实验原理图
四、实验原理时序图
五、实验装置及主要实验仪器
(1)提升泵及曝气风机
(2)SBR反应器
(3)在线溶氧仪
(6)液位控制器
(7)PLC可编程控制器
(8)COD测定仪
(9)电动阀门
(10)进水/进气流量计
(4)在线PH计
(5)在线温度计
六、实验操作步骤
(1)取活性污泥分别注入1#SBR反应器和2#SBR反应器中(本实验中,2个反应器为一组)。
(2)同一组反应器,活性污泥的注入量有所差异,1#SBR反应器活性污泥注入量为反应器额定水位的1/3,则2#SBR反应器活性污泥注入量比1#反应器略多一些。
(3)根据SBR实验原理时序图,确定进水时间、曝气时间、沉降时间、排水时间(闲置/排泥时间在本实验中不予考虑)。
六、实验操作步骤
①手动情况下:
启动污水提升泵,开1#SBR进水阀门F1;
b. 调节1#SBR进水流量计旋钮,使进水流量在实验指定范围;
c. 1#SBR反应器液位达到给定液位: 关1#SBR进水流量计及进水门F1, 开2#SBR反应器进水阀门F5;
d. 调节2#SBR进水流量计旋钮,进水流量在实验指定范围内;
e. 启动曝气风机;开1#SBR进气阀门F2,按确定的曝气时间开始曝气;
六、实验操作步骤
f. 调节1#SBR气体流量计旋钮,使进气量在实验指定范围内,以达到适当的气液比;
g. 2#SBR反应器液位达到给定液位,关2#SBR进水流量计及进水阀门F5,关污水提升泵;
h. 开2#SBR进气阀门F6,按确定的曝气时间开始曝气;
i. 调节2#SBR气体流量计旋钮,使进气量在实验指定范围内,以达到适当的气液比;
j. 观察溶解氧显示表、PH显示表、温度显示表读数并做记录;
六、实验操作步骤
k. 1#SBR曝气时间到,关流量计,关进气阀门F2;
l. 2#SBR曝气时间到,关流量计,关进气阀门F6,关曝气风机;
m. 静止沉降,分别观察两反应器污泥沉降情况,若沉降时间到,泥水界面仍不清晰,加长沉降时间,直到泥水界面清晰,并记录时间;
n. 分别打开排水阀F3、F7,排水,从采样点取出水水样,取原水水样;
o. 测原水COD及出水COD,记录实验数据。
六、实验操作步骤
②自动情况下:
a. 在计算机上设置进水方式(液位控制/时间控制),若时间控制,输入进水时间,输入曝气时间、静沉时间、排水时间;
b. 启动自动控制系统;
c. 排水结束,从采样点取出水水样,取原水水样;
d. 测原水COD及出水COD,记录实验数据。
七、实验数据处理
1、计算反应器内的水力停留时间:
T=(反应器容积-活性污泥容积)/流量Q
2、计算COD去除率:
COD去除率=[(原水COD-出水COD)/原水OD]×100%
八、思考题
1、同一进水量、同一曝气量、同一静沉时间,活性污泥量是否越多越好?
2、溶解氧、PH、温度等参数对反应有何影响?
3、若设定的沉降时间到,泥水界面仍不清晰,试分析其原因。
4、画出4个SBR反应器为一组的实验原理工艺时序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修改第9章定量化学绪论.ppt
- 修改第六章杆件的基本变形绪论.ppt
- 中国古建筑宫殿zhang试题.ppt
- 修改第四章第4节输血与血型3绪论.ppt
- 修改后2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绪论.ppt
- 修改后地球的圈层结构绪论.ppt
- 中国古建筑木构架特征第5集试题.ppt
- 修改农贸市场改造设计方案绪论.ppt
- 修改圆锥的认识绪论.ppt
- 修改主谓一致绪论.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