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1试题.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国 建 筑 史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张轶群制作 2006年9月 一、总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生态背景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方法 1、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生态背景 在孟德斯鸠看来,山地、平原、近海三种地形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政体,即“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孟德斯鸠还认为,土地腴瘠的不同,对于人们性格的形成、精神的熏陶形成很大的差别他说:“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予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他还认为,气候的不同,会影响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面貌和命运:气候比较好的地区容易受到别的民族的侵扰,如“波斯、土耳其、俄罗斯和波兰的最温暖的地区曾受到大小鞑靼人的蹂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方,西部有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西南有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西北有阿尔泰山,北部有蒙古戈壁沙漠,东北有兴安岭和长白山,东边和东南为海洋所环绕,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这幅员十分辽阔的地理大单元内,西部和北部高寒少雨,史前人类较难生存和发展,更难以与外界发生交往;中部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我国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这一情况决定了我国史前文化起源的土著性和在世界诸史前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在很长时期都基本上走着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个文明在文化史上的连续性必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方面是,语言文字发展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赖以流传的工具或形式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是,学术传统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内容的连续性。如果我们以这两个标准来衡量世界上的各文明古国,其中大多数在文化发展史上不是已经中断了连续性,就是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连续性。在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国在发展中长期保持着统一的趋势。 中国古典建筑是东方建筑体系的始祖;在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中 (另三种是西方建筑,印度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体系),中国建筑体系除适用于本土,还影响到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蒙古等地,有1100多KM2,人口占世界的 1/3,是影响力最大的建筑体系。 现代文明实际上是过去的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越往高发展,越需要各种文化更为广泛的交流。 文化: 有600多种定义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建筑是一种物质文化,又透射着不可隔断的精神文化之光 1 天人合一 2 两个源头 3 三大核心支柱 3 天人合一 夏娃与亚当的故事 天人有别 中国 天人合一 两个源头 西北内陆文化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 东南沿海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3 中国文化三大核心支柱 儒 道 释 外观:上分 中分 下分 木构体系 建筑的基本单位—间架 建筑选址与风水 建筑的总体规划与吉凶 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与类型 建筑空间格局的特性 建筑空间的使用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典建筑由屋顶、墙柱、台基三部分组成。 (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一段北宋都料匠喻皓《木经》中的文字:“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抬梁式〗:春秋时完成 。 〖井干式木构建筑〗:汉代以前多用,商墓中用,山区用。 建筑的基本单位:间架 「间架」为传统建筑物平面格局的基本单元,其中「间」为面阔的单位,「架」(楹或檩的数量)为进深的单位。依此横向发展而成具「几间几架」的长方形平面,进而成为平面格局中单体建筑物的尺度单位。 在中国的传统单座建筑中,其平面构成一般都是以「柱网」或是「屋顶结构」的布置方式来表示。而在平行横向柱网之间的面积一般称为「间」或是「开间」;在进深纵向方面习惯上多数以「架」来表示。而架指的是「檩木」,因为檩木的位置和间距都有定限,很少任意增减,可以用来表达进深的尺度。 ? 间架示意 中国建筑的间: 是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 檩木之间的水平间距在宋代称为「步」或是「步架」。在宋《营造法式》中所称的「架」是指步架而言;而清式的檩架的「架」则是指檩木的数量,而宋式的「四步」也就是清式所称的「五架」,以「一檩一架」作为计算标准。因此,平面的形状大小,就可以简单用「间」和「架」表示出来,这也说明了中国人在建筑平面设计上很早就运用了「坐标」的观念。 ? ? 建築的基本單位:間架 「几间几架」由古到今已成为用来表示建筑型式和规模大小的一种数量单位。例如: 面阔「五开间 」进深「五檩」等说法 。 而间不等于「座」或「幢」,如 : 「五间正房 」。因此, 「间」就代表了建筑平面上的最小单位,建筑物的大小就以间的大小和多寡而定。 ?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