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鉴赏2016课题.pptVIP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学习目标 1.理解咏史怀古诗的涵义 2.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类别、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掌握咏史怀古诗鉴赏的事项 李白《越中览古》《苏台览古》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蜀相》 李商隐《马嵬》 杜牧《赤壁》《过华清宫绝句》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姜夔《扬州慢》 咏史怀古诗的内涵 二者相通之处:抒写历史感慨、寄寓现实政治感受。 二者区别:咏史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则多因迹起情(触景生情),重在抒今昔盛衰之感,历史沧桑之慨。前者实而后者虚。 咏史怀古类诗歌是一种或以历史遗迹为依托、或以古人事迹为题材来抒写作者某种内在情志的诗歌体裁。 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悟而作——长于议论精辟; 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凭吊古迹,有感而发之作——长于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①隋宫:指隋炀帝杨广为游乐而修建的江都宫等,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 ②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③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 。省:明察,懂得。《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大臣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无人敢谏。 ④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 汴 河 曲 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隋宫》抓住“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这一典型事例,表现南游的奢靡浪费,从而寓含奢淫覆国的历史教训; 《汴河曲》则只就汴水、隋宫、长堤、柳树等带有沧桑感的物象虚加点染咏叹,汴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形成对照映衬,抒发今昔盛衰之慨,吊古伤今之情。 汴河曲 ?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那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在怀着深沉历史感慨的诗人眼里,仿佛正是隋代豪华消逝的一种象征(杨花的杨与杨隋的杨也构成一种意念上的自然联系,很容易让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不过,更使人感怆不已的,或许还是这样一种客观现实:尽管隋鉴不远,覆辙在前,但当代的封建统治者却并没有从亡隋的历史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哀而不鉴,只能使后人复哀今人。 一、就史事论史事 作者对历史作冷静的思考,并不置身其中,但在对历史和古人的评价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个人取向和感性认识,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这一类型的诗歌,着眼史事,议论引发,将自己的态度诗化地表达出来。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杜牧和王安石对项羽战败自刎有着不同的看法。杜牧在诗中对项羽自刎表现出无限惋惜;而王安石却从项羽穷兵黩武的行径入笔,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二、借史事说今事 作者以一颗忧天下之心,将史实与现实巧妙联系,采取一种婉曲的方式,借古说今,或抒写对国事的忧虑,或唤醒和警策当朝统治集团。借古讽今和借(怀)古伤今是这一类型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1.借古讽今。:以历史教训告诫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荒淫无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刘禹锡的《石头城》以凄凉的基调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杜牧的《泊秦淮》表达诗人对国运的担忧,盼国家重新振兴。 2.借古伤今。今昔对比,感叹昔盛今衰。如姜夔的《扬州慢》有所谓“《黍离》之悲也”。 ①昔盛今衰型②物是人非型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