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酒一级品酒师培训
----原酒与基酒
王
(2016.2.6~2016.3)
原酒与基酒--目录
一、定义与区别
二、原酒酿造工艺(略)
三、风味化学知识
四、白酒中香味物质的产生机理--怎么形成的?
五、香味物质呈香呈味原理--如何表现的?
六、原酒的定级分类与质量标准--该怎么做?
七、特级酒和调味酒的感官特征(特殊的原酒与基酒)
八、基酒的陈酿
九、新酒与陈酒的感官品尝鉴定
一、定义
原酒
酒基
新酒
陈酒
原酒
新酒、陈酒与基酒的关系
原酒与基酒的区别
原酒:原度酒的简称。已发酵的酒醅经蒸馏得到的临时入库暂存待定级的半成品酒。经糖化发酵蒸馏后得到,即将入库陈酿的半成品酒。它是具各种感官特征的个性酒、多面孔酒。
基酒:基础酒的简称。已定级分类的需较长时间库内陈酿的半成品酒。原酒经定级、分类后,将进行组合入库陈酿,库房陈酿的原酒即为基酒。它是具有某种感官特征(同一级别)的酒(一类酒)。
酒基:指某个酒的基础(质量水平),如:酒的基础高低或好与不好。
新酒:发酵酒醅经蒸馏得到的临时入库暂存待定级的半成品酒原酒。
陈酒:新酒经过陈酿老熟,“新酒味”完全消除了的酒即为陈酒。
特点是是香气正、无明显异杂香,刺激感和辛辣感会明显降低,味柔和谐调或醇和或醇甜,无严重邪杂味。
品尝陈酒时,陈香、入口绵软是体现白酒陈酿老熟后的重要标志。
有资料介绍:陈酒是具有明显特点的原酒经过3年以上陈酿的酒,也称为“老陈酒”。
原酒、新酒、陈酒与基酒的关系
原酒肯定是新酒,新酒可以是原酒也可以是基酒;基酒可以是新酒也可以是陈酒,陈酒肯定是基酒。原酒(新酒)经过定级分类入库陈酿开始至到期录用待用结束止成为基酒;原酒(新酒)经过长期陈放老熟成为陈酒(基酒)。
原酒与基酒的区别
原酒:刚蒸馏出来、由酿酒班组工人完成摘酒、临时入库、暂时陈酿(贮存)、未定待定级。
基酒:已入库满坛、由专业尝评人员品评定级分类、组合、长期陈酿或待(组合)录用。
二、原酒酿造工艺(略)
三、风味化学知识
(一)风味与风味化学
(二)白酒的基本味觉
(三)白酒的其它味觉
(四)风味物质特点
(五)白酒的风味物质
(六)白酒的风格特征与香型
(七)白酒香型的发展
(八)香味变迁与味间作用
(一)风味与风味化学
1、食品的味:食品进口后的感觉,“可口”、“不可口”;
2、香气与香味:用鼻嗅到的称为香气,在口内咀嚼时可以感觉到的称为香味;
3、食品的风味:香气与香味,是思想、味觉和咀嚼时所感受的气味--风味。
4、食品的味觉:食品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的感受过程。
5、风味化学:一门研究食品风味组分的化学本质、分析方法、生成及变化途径的科学。
食品的味觉:
心理味觉:指一种食品的外观(色泽、形状、光泽)和用食环境等因素对人们味觉的心理影响。
酒色:透明、混浊、失光;
混浊:理应混浊或不应混浊之分,或可逆和不可 逆之分。
物理味觉:“口感”、“咀嚼感”、“软硬”、“粗细”等物理特性。
机械特性: 硬度、凝结性、粘性、弹性、附着性,以及第二次感觉的脆性、咀嚼性、胶性等,如酒的粘度,或叫酒体挂杯等;
几何特性:食品颗粒大小形态或微粒排列方面的有关性质;
触觉特性:指含水量、油性、硬度、柔软性、平滑性、脆性、弹性等。
化学味觉:指化学物质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味觉和嗅觉。
基本味觉:甜、酸、苦、咸、鲜味(鲜味被定为基本味是后来的事),另外还有涩味、辣味。
(二)白酒的基本味觉
白酒的基本味觉:甜、酸、苦、咸、鲜
基本味觉通过唾液中酶进行传达:
舌尖茸状乳头对甜味咸味敏感(碱性磷酸酶作用);
舌边叶状乳头对酸味敏感(氢离子脱氢酶作用);
舌根轮状乳头对苦味味敏感(核糖核酸氢酶作用)。
1、甜味:食品的最基本口味。甜味的强弱取决于氢键数、氢键强度及有无疏水基隔断。
食品中的甜味:除糖以外还有糖醇、氨基酸、肽、磺酸等各类物质;
白酒中的甜味:醇类,特别是多元醇(醇类都含有甜味基团和助甜基团(如丙三醇、2、3-丁二醇、丁四醇(赤癣醇)、戊五醇(阿拉伯醇)、己六醇等));双乙酰和醋酉翁(蜂样甜香味,都赋予酒以特殊的浓厚感);D-氨基酸大多有强的甜味。
醇类甜味规律:醇类的甜度随羟基数增加而加强。
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丁四醇(赤癣醇)戊五醇(阿拉伯醇)己六醇,这些多元醇不但具有甜味而且是粘稠体,能给酒带来丰满的醇厚感,使白酒味绵甜醇滑。但戊五醇、辛六醇,如山梨醇(甜度0.5~0.7)不如丁四醇(2.0)强。
白酒甜味特点:甘甜兼有醇厚感和绵柔感,在品尝时常常在呈味感中来得比较迟,呈后味,称“回甜”。若酒入
文档评论(0)